第一百一十章--再次吓跑同治小朋友(1 / 2)

加入书签

当然荣禄的动向,对卫**强大的情报体系来讲,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因此,他军中的一切,如今都摆在金义山的桌上。?

比如残存的满蒙骑兵们,如今已经不足2万人,至于荣禄重新组建的号称5万铁骑的满蒙铁骑们。

其实有过六成的骑兵们都是汉族人,因为所谓的满蒙铁旗,早就在僧格林沁时代,就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再也爬不起来了!

甚至包括荣禄行军的方向及路线,还有多久能够抵达北京的时间……

这一切……在卫**强大的情报体系下,对于金义山而言,压根都不是什么秘密。

这种对敌人如同透视一般的能力,金义山因为司空见惯,反倒是没什么感想,但是杨德胜跟周远成,却是心里震撼的不行!

这还怎么打仗?

满蒙骑兵的一切,甚至包括他们在哪里招的汉族骑兵,以及其中大部分的军官家庭所在地,以及具体有什么家人,都在卫**情报系统的监控之下。

一旦哪一天,卫军真想对他们动真格的时候,那个场景可不要太搞笑才是,搞不好荣禄都要死在自己人的黑枪下,那就搞笑了!

想到这里,周远成突然有些心中忐忑起来,自己跟李鸿章那些暗中的交易,以及双方达成的某种默契感,是否已经被张云知道了?

以前一直以为这种事情,乃是极度的机密,张云一定不会知道的。

可周远成在看到,这一份荣禄手下的军官资料时,突然有些信心不足,自己做的那些事,就真的会如此隐秘?不被张云所现?

当然,作为一世枭雄的周远成,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没有再自己吓自己,正所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张云不挑明,自己就装傻!

就在金义山抵达大兴县城边境时,紫禁城里的慈禧终于是坐不住了,因为此时,根据探子的情报,荣禄却还在山东境内滞留,还需要好几天,才能够抵达北京。

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情况下,慈禧终于决定第二次逃跑,反正已经在太平军的兵锋下逃跑过一次,那么再来一次,慈禧也并不觉得有多么难为情!

有些事情,第一次很难接受,第二次的时候却是有些顺理成章……

于是就在金义山,前脚刚踏进大兴县城之时,广渠门突然打开,一大波的满清贵族,还有高官显爵们,又一次前往热河行宫避暑而去……

当然他们对于老百姓是这么说的,只是这个三月天需要避什么暑?老百姓们就不知道了!

但是随后京城的老百姓,马上就接到了一个信息,上一次把京城祸害的很深的太平军,又一次来到了北京城,此时,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大兴县城。

瞬间,整个京城就骚乱起来了!

稍微有点门路和闲钱的京城人,此时都迫不及待的出城而去,无论如何也要避开这一次太平军的伤害。

毕竟上一次太平军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伤透了京城老百姓的心,简直是人憎鬼厌!

北京城永定门外,金义山将全部十几万人马,都驻扎在这个城门外,这一次,金义山接到的命令,就是再一次攻进北京城。

将满清朝廷脸上的遮羞布,再一次扯下来踩上几脚,让天下的有心人,好好看看这个朝廷,究竟是否……还值得他们抱有幻想?

既然如此,金义山也就没打算,去干围城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反正攻打进去就行了,那些围三缺一的把戏,也没有必要去玩,至于从永定门攻进去之后……有人逃跑?

这个问题金义山根本就不想去管!

甚至他还巴不得全京城的所有老百姓都跑完,反正就像大帅所说的那样,搜刮这些普通老百姓,不但搜刮不到什么油水,反而容易把自己的名声彻底搞臭,最关键的是良心还过不去……

而搜刮那些地主老财,那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

同样卫**的下层官兵们,也十分喜欢干这样的事情!

以至于到了现在,让他们去搜刮普通老百姓,他们还提不起那个精神,反倒是一听说可以搜刮地主老财,那简直就如同是下山猛虎一般,有那么一股子势不可挡的味道!

而与此同时,金义山又想起了李鸿章,这老小子,恐怕就不能如同自己这般自由了……

这就是身在体制之外的好处了,像李鸿章手下的士兵,他们就只能够像普通老百姓伸出爪子。

因为地主老财们,都是能够跟李鸿章搭上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的屁股,是坐在一起的。

所以李鸿章宁愿纵容手下士兵们,去祸害普通老百姓,也绝对不能够容许普通士兵,前去打劫地主老财,因为那会败坏他的声名,更重要的是,那会动摇他的统治根基。

因为他就是地主阶级推出来的带路者与挡箭牌,离开了地主阶级的支持,李鸿章什么都不是。

仅仅依靠慈禧给他的那一点可怜的钱粮,李鸿章估计早就破产了!

大战在即,金义山也将这些杂念,从脑海中甩出去,同时命令士兵们,将几十挺马克沁全部搬了出来,用来压制永定门上面的守军。

在几十挺马克泌的压制下,金义山压根就没管永定门上,到底是谁在防守?因为不管是谁在防守,在几十挺机枪的压制下,他都抬不起头。

随后简简单单的一个爆破,永定门就再一次飞上了天!

而如此干净利落的破城……将杨德胜以及周远成二人,直接看得是目瞪口呆,想自己手下的太平军想要攻城,还需要辛苦的去驾云梯……

付出了极大代价之后,才能够压制住城头的守军,让手下们抬着棺材,装着黑火药去炸城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