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改制(1 / 2)
长安,原本属于他的军队已经被缴械。多数的军队现在都成为手无寸铁的人员,在各个大营之中严格待命。
更多的大臣都已经开始运转起来,为了营造新的大汉做准备。
燕铭优先把曾经在弘燕堂学习的年轻人放到关键的工作岗位上。
窦文窦武,司马迁李陵,霍去病桑弘扬……
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使得胡德庸为首,窦文窦武辅助调控这些曾经的同学,按照新北城的布局,开始了在大汉的新一轮布局。
刘彻没想到,做梦也没想到,最终会是以这种方式谢幕。
雄心壮志的刘彻,原本一辈子也没能做到的祛除匈奴,安定四边。
在燕铭的辅佐下,仅仅用了几年就都做到了。
可历史一样是不容许忽略的,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道。
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多少事情,要做多少事情,都是天注定的。
刘彻,把他一生该做的大事儿都做完了,到了如今,似乎只剩下谢幕了。
燕铭不会给刘彻机会让他东山再起。
大汉朝,并未失去人心。只要刘彻回来,振臂一呼,那些畏首畏尾却贪图富贵的大臣们就会跟着起哄。
所以,在得到了刘彻和刘据和解的消息之后。
燕铭做了一个决定:让刘彻父子两个到新北城去散散心。
当然,会有新北城的重兵保护。
一同前往的,还有卫子夫、李夫人。
这都是刘彻心爱的女人。
燕铭没有去见刘彻。
此情此景,还是不见的好。
大汉需要进行更加雷厉风行的改革。
好在之前燕铭建议刘彻普及义务教育。
虽然普及义务教育的时间不长,但是大多数的人都简单的认识了文字。
桑弘扬又在全国大力开展经济改革,货币改革。建立类似于银行系统的票号。
大汉朝的人民,经过不断的革新政策,已经适应了新政的推行节奏。
所以,当有风传从长安飞出的时候,民众们并没有觉得有多大的改变。
似乎只是一场政治的改革。
而政治似乎离着他们的生活还远的很。
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他们的日子不被影响,只要不挨饿受冻,他们就不关心什么政治体系。
所以,燕铭这种类似于和平演变的朝堂动荡,对民间影响并不大。
起码是长安周边的影响不大。
至于那些分封的刘姓诸王,燕铭则实行了保密计划,让他们到长安来。
方便解除他们的控制权。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早在几年前,分封的王侯就成了刘彻的心腹大患。
于是主父偃登场,隆重的上映了一出推恩令的正剧。
如今,很多曾经是大封国的地方,已经因为推恩令,分封给了更多的刘姓子孙。
不得不说,推恩令是个很辣的招数。
这巩固了皇帝的宝座,却也少了一些能够大力支持刘家江山统一的外部保障。
总体来说,分封目的是好的,但人心是难以控制的。
所以,只有极少数的大封国不遵号令,并且得知了长安的变动。
他们在联合,企图起兵造反。
而多数被推恩令蚕食的小封国,已经没有能力组织起更强的兵力。
有的选择依附那些打算造反的封国,有的则选择向长安城的燕铭效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