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汉中城下(2 / 2)

加入书签

交代好了防务之后,宇宫照烈也不再停留,带着郭嘉、戏志才等一众文官,转身走下了城头。他相信宇宫仁,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宇宫仁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小缺陷,但是在大事上,还从来没有让宇宫照烈失望过,宇宫照烈相信这一次,也一定不会例外。

事实确实如此,宇宫照烈走后,宇宫仁指挥着将士们,根据战斗的进程,做出各种安排,适时的让弓箭手还击,遏制住了益州军弓弩手的箭雨;命令步卒搬来滚木雷石,将攀登中的益州军狠狠地砸落下去;还调来一队长戟手,手握长枪在城垛之后严阵以待,一边捅刺着益州军的云梯,一边伺机击杀那些冒头的益州军。最后,宇宫仁还手提长剑,在夏侯兄弟的簇拥下,亲自做起了督战官,这更加激励了宇宫军将士们的士气,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益州军的进攻。

这一场大战,一打便是一日一夜。益州军在泰山的指挥下,进攻片刻都没有停止过,留在后方的将士们匆匆吃过饭,就会把前方浴血奋战的同伴替换下来,让他们短暂的休息一下,顺便进餐,以便保持足够的体力。看的出来,泰山是真的想要夺下汉中,把这面益州的门户,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在这一日一夜之间,交战双方都出现了大量的损伤,尤其是益州军,现在他们战死的将士,已经超过两万人了,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而宇宫军借助着汉中城的坚固,据城而守,虽然占有居高临下和地利的优势,但也有近万名军士丧生在了这场无休止的战斗中。

在这样密集且胶着的战斗中,双方将士都经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谁也顶不住,谁就会是失败的一方。对此,宇宫照烈心知肚明,因此,已经消失了一日一夜的宇宫照烈,再次出现在了城头之上,以身作则,鼓舞着麾下将士们的士气。虽然宇宫照烈的现身,成功的鼓起了士气,但是他的脸上却始终有些阴沉。

转头看向身后的郭嘉,宇宫照烈低沉的说道:“奇怪,按道理来说,这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元起不可能不知道啊,他怎么还不来呢?”郭嘉和身边的戏志才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均是带着隐约的担忧。宇宫照烈说的没错,按说元起应该已经赶来了,可为什么却迟迟没有现身呢?就算是元起耽搁了行程,还没有赶到汉中境内,可是马越却是早就来了啊,为何连马越都没有丝毫的动静呢?难道说,元起是看破了这条驱虎吞狼的计策,故意延缓了进军速度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这一边可就亏大了,不但损失了大量的人马,最后还要将汉中城拱手让给泰山,这不是挖坑把自己给埋了吗?

郭嘉和戏志才的猜测没错,元起确实早就已经看出了宇宫照烈的计策。他虽然不想让汉中落入泰山手中,可他知道宇宫照烈无论是碍于面子,还是为了演戏给自己看,都不会轻易的让泰山夺走汉中的,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的,既然如此,索性就让泰山和宇宫照烈真刀真戟的打一仗,消磨一下他们二人的有生力量也没什么不好。此刻的元起,已经赶到了马越的营中,提前享受起了宇宫照烈一直在谋划的坐山观虎斗的快乐。

诸葛亮和庞统一人捧着一杯香茶,分坐在元起的两侧,正在讨论着进兵的时机。在元起的故意拖沓之下,这场战斗的主角,已经变成了宇宫照烈和泰山,而元起是改变这场战斗最终走向的最重要因素,他何时投入战场,以多少兵力投入战场,都是要细细推敲,才能在这场风云际会的战斗中抢占先机。

诸葛亮和庞统很清楚,虽然现在自己等人是坐山观虎斗,可随着战争的进程,宇宫照烈一定会撤出汉中,把汉中让给泰山,那样的话,为了保证关中地区的安危,元起就不得不对泰山出手了,届时,战争形势就会发生偏转,将会变成元起与泰山的决战,而宇宫照烈却可以抽身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了。所以,为了避免不利的局面,他们需要细细的筹谋,争取尽量拖延泰山和宇宫照烈的战斗,让宇宫照烈多消磨一些泰山的力量才行。这样的话,无论汉中城最后落入谁的手中,燕军将士都能以最小的代价,把汉中给夺回来。

就在诸葛连刚和庞统反复推敲细节的时候,一名天归军精锐步履匆匆的走进了大帐,对元起禀报道:“启禀燕王,朱环将军的部队赶来了,目前就在二十里之外的山谷内宿营。”听到这个消息,元起的双眼一亮,喜悦之色跃然而起,笑道:“朱公一到,我们便更有把握了。”

“不过,朱环将军的部队很奇怪,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在军中发生了,探马回报,朱环将军部下的将士人人面带哀色,士气极为低迷。”那名天归军精锐补充着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