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星的躁动(1 / 2)
“时间的年轮一圈圈向外生长,伴随着记忆的渐渐丰富,我们也都在慢慢沧桑。人生就向一条不断向前蔓延的路,许多人都在匆匆向前,或是追寻自己的理想,或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也许有些人会偶尔停下脚步,回看一下走过的道路,但也仅仅是挥挥手,便又继续行路了。直到有个名叫“秦轩”的家伙,把他的青春岁月写下来,拍出来给我们看,我们才发现,过去的日子,可以让现在的我们,有一点感动。
于是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看了《那些年》,它沒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情节,也沒有风花雪月浪漫到不行的求爱攻势,有的只是一個幼稚男孩对一个女孩多年坚持的情感过程。竟能在四天内创下破亿的惊人票房,它带有着台湾电影独特的小清新风格,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出名的演员,导演甚至都没拍过片,细节显得粗糙稚嫩,只有一颗火辣辣的真心在燃烧,但它却能轻轻撩拨起了我们心里的涟漪,冲击着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逝去的青春岁月。
电影看完有种莫名的感动,被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感情所感染。“那些年”成为人们回忆青春的代名词,它不是具体的时间,不是具体的地点,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段日子。一段想起就会哭,会笑,会掩面叹息,会后悔不已,会热泪盈眶,会骂骂咧咧,抑或会平静的日子。但它值得我们去回忆,它就值得叫“那些年”。
影片选取爱情这一点,那些年值得回忆的也许更多的是爱情,和与之相关的友谊。而在片中二者之间的度把握的恰到好处,爱情描写过多易太媚,友情侧重过多易太江湖。点点滴滴娓娓道来。学生时代是人们常常怀念的时代,那时候的梦想是天大的,爱情是非物质的,友谊是纯粹的,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暗中觊觎心意的对象,有的人守着这个秘密一直终老,有的人将它大胆的表露出来,而这一切又是那么的干净。
故事的编排不是那么的激动人心,可以说是流与常规,自己爱的人最终走入了别人的婚姻殿堂,可是结局没有给人哀叹之感,而是让观众会心一笑,当柯腾吻新郎的时候,可以看出他对新娘的爱的渴求,他表面拽气十足,但当他与女主角在圣诞节一起放飞许愿灯的时候,佳宜“要不要告诉你我的答案”,他选择了不要说,因为他怕被拒绝,没有问就没有答也就无从解释同意还是不同意,用片中的一句常出现的台词来说就是“幼稚”。而这种幼稚是那么的可贵。
发生在90年代的故事,它有着特殊的时代印记与地域回忆。当柯腾与佳宜考到不同的大学后,每天晚上的排队通电话,可能是即使在中国大陆的大学爱情中也是可以找到共鸣的,技术的更新换代换走了恋人之间的期许与等待,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让爱请的联络变的高效起来,然而也让它失去的迅速开来。柯腾与佳宜电话中的对话不像其他恋爱中的男女那样缠绵,而是呆呆的,或者说是“幼稚”。迎新晚会怕佳宜太出众会被人追的担忧,不想让她去跳舞,因为“虽然我还没有追到你,但不能让别的男生牵你的手哦”。直白的表达,有着男性本能的占有欲和男孩的小脾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