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豫东心意拳,可能有点不太一样(2-三支传承的特点)(1 / 2)
【杨祥麟传承的大架子心意四把锤】
我本门是豫东形意门的,但入手学的拳却是河西的心意拳,因为当时我只是我老师的徒弟,但不是我师爷的徒孙。这个关系理解吧?就是我老师教我的拳,开始不是我形意门师爷的。是河西杨老四(杨祥麟)传下的拳架,项城一系。当时跟杨老师玩的多,但手把手教的少,所以敢称徒弟的也少,而这一系是正经递贴,也继承了拳谱的。
杨老四的拳架真好,工整严谨,强调内劲,可以说是练功的功架,你的把位与力点对了,练了就涨功夫。其实拳架好不好,真不真,看的就是把位与力点。
其独到特点有三:六合梢子(盘龙棍)打十字蹿步;龙形裹横走穿梭翻滚;单把突绝沉猛无预动。前两个注重身法,最后一个强调合劲。教学中单把最难,放在最后。而且单把不以单把为功,就是单把的练法,不是从单把这个动作练的。
核心两把半,体系清晰科学,好比起手的侵扑站,分鹰势与熊势两种练法,气势一走有明显不同。但这些,老师轻易不传,谁得着,能做出来,讲明白,应该就算是真传标志了吧。
这阶段主要是改善体质,增强筋骨能力,打法上突出的是虎扑与肩打。因为蹿纵与紧固能力比较突出,练的又凶猛,正适合猛然近身的打法。此时配合有形意拳的内容了。形意拳按着我老师的传授,是心意拳的暗劲状态,直接上手很难练成。我们看到的架子只是结果,不是原因,不是你想着猛就能猛起来的。到了这个阶段加入形意拳,你会尤其的沉稳,一些需要沉坠劲才能更好发挥的“形”,就可以纵横无忌。
这个时候身体很敏感,气势也足,身体也会起变化的,骨外皮内酥酥的痒,筋也涨得厉害,气在里边催着,不会肩打、鹰捉,也会不自觉去靠树、打东西,不然浑身难受。而且特别灵敏,遇到点碰触,身体自己就走束身了。变化是明显看得到的,不是自己脑子想的,嘴里吹的。有的朋友,一看那外形就知道里边没练到什么,动作纯是硬充的,陪他聊聊天,纯属客套。这种人,就是日渐而衰的,因为他需要硬提着精神、硬加快速度去冒充,都是损耗。
大架子的优势是成就筋骨能力,也就是心意功力,因为它抻得大嘛,所以强化训练就多。
小架子套路长,光四把锤就多出很多内容,这些内容打人特别好使。但有一样,没有大架子的筋骨功力,一些动作你也玩不转。所以从练功追求上,还是一样的。
但很可惜,很多人无论大架还是小架,都是摆放出来的动作,跟束展都没有关系。这种人放在过去,是不被同门承认的。其实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把位与力点可以藏假,气势则是内劲的外宣,有时你看着不行的,就是真不行,没有什么保守的,气势藏不住,越内敛的,俩眼越放光。
两把半是心意拳的精髓,去了斩锤跟践蹿的。践蹿就是过步践蹿,这个一去,那大架子也就没了“过步”,所以也就说不好是什么架子了。这是我用大架子来命名的缘故。
【马明伦传的小架子心意拳四把锤】
从练功特点上说,小架子的特点是打恨劲,步子重。并非大家字面理解的,因为“小”、因为“疾”,所以步子就轻。是有蹑手蹑脚的,只能说这个可以有。
大架的步子很重了,但练的是韧劲,步子是自然落下,是胯催腰弹砸出来的动静。
小架子则是有意识的震脚,促成一个骤然的发力点,让身体原地崩放出一个劲力,所以它的实质震动也许没有大架子自然而来的重,但它有个刻意的给力,是“恨劲”而生的。
这个区别怎么形容呢?大架好似烈马奔腾,自然踩踏,小架则好似这马有意蹬了一蹄子。所以小架子的动作也丰富,突出了打法,其中有很多跳跃翻身的动作,以及拧转变式的腿法。所以我个人表演及应用,偏向这套。杨老师那套,即容易被偷学,又显不出有什么好。
所以听到疾步小,就联想到韧劲,听到过步大,就联想到恨劲,这是不对的。什么劲都得有,什么架都得会。习惯怎么用则是个人领悟与习惯。
这套小架子是师爷的拳,但不一定是河南岸的。这一系的师祖叫马明伦,当年在南阳有名气。但就这一支传人,而且又是形意门的,所以没人给他传名。要不是我写书出来了,这系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教给马明伦拳的,不记得是不是“铁老头”了。铁老头这个人现在也没有人提了,这个人的功力很大,当时传说是,他踩在田地里行拳,可以把手插进土里,套上绳子用牛拉着犁地。从这看,“铁老头”这外号是说他身体好似铁打的,并不一定就是姓铁。同时跟杨老四一起指点过那个师爷的,还有一位铁国成老师,但这个铁老师跟铁老头不是一个人。
在我早期学拳、采访的时候,有“铁老头打马永贞”的故事,讲到用的鹰捉把的一种打法拍的。弹腿是奔裆的,马永贞是查拳,这个说得通。但是后来的传闻指向,与马永贞对打的是袁长青,而且传说袁长青身子铁疙瘩一般的结实,练到了板肋状态,这一点倒跟铁老头的形象重叠了。
这一路的特点是,四把锤为原传四把锤,即是十大真形合演,是买壮图精简前的拳架。其中四把回身的打法特别歹毒,而回身与衔接正是精简四把不强调的。前后十三个发力点,对应着买壮图精简拳法的说法。我认为,买壮图祖师周口传拳时,是两种都教的。后来卢嵩高教心意拳,名目是“十大形”,也是有渊源的。
其明显特点也有三:保留了十大真形合演;四把锤突出了回身把;单把发力走恨劲。这个容易理解,架子大,则有个“腾空感”,是涮劲多乎骤然发力;架子小,走上下劲重,自然就短促爆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