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论钧瓷(1 / 2)
刘含烟安静地坐着,安静地看着,方明等人的话题又绕回到眼前的钧瓷上。
“方明捡漏的这件钧瓷应该是宋代的瓷器,因为它的艺术风格与宋代的相吻合,我们都知道钧瓷最重要的就是烧制过程之中的窑变釉色,总的来说的特点是自然湿润,而如果是细的话则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种是窑变单色釉,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有月白、豆绿和天青等;第二大类则是窑变彩斑釉,比如说天蓝红斑就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最后的一个同时也是最著名的一个则是窑变花釉,现在能够看到的花釉主要有海棠红、晚霞红和丁香紫等品种,而因为窖变花釉最能够代表钧瓷在烧制过程之中天然形成的风格神韵,所以也是钧瓷之中价格最高的。”
季刚指了一下摆在桌面上的那只碗,叹了一口气,主:“这只碗就是钧瓷中窑变花釉之中的海棠红,是难得的好东西,之前方明你开价个亿,虽然是高了,但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啊?!”
方明吓了一大跳,自己捡漏的这一件钧瓷当然知道,这个从右手手背出现的貔貅那黑如墨的颜色之中就知道了,但开价一个亿他是自己随便开的,反正自己不可能把它卖掉,那干脆开一个沈刚不可能接受的高价,一是为了踩人,二是《一》《本》《读》小说 .为了吓退对方,瓷器已经到了自己的手,是不可能卖掉的,新店马上就要开张,正缺少大把的瓷器呢。
周雅芳也傻了一下,双眼之中迸出一道光芒,方明捡漏近一只宋钧窑海棠红花碗当然值钱,但是她也不觉得会值得这么多钱。
“季老师,我们都知道钧瓷值钱、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值钱,但是你说这只值近亿,那也太高了一点吧。”
摇了摇头,季刚说:“我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说着,季刚伸手轻轻地拿起碗,一边慢慢地旋转着一边说:“钧瓷的艺术特征有两个,一个是釉的乳光状态另外一个则是窑变现象。所谓的乳光状态是指钧瓷的釉出现的青玛瑙或蛋白石一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这会导致钧瓷出现一种由浅入深的蓝色,而且这样的光并不外露,而是比较含蓄而优雅,这正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至于窑变则是指钧瓷的釉在高温炼制的过程之中的流动融合,乳浊与着色的色彩发生变化,而这一过程完全是自然的,仿佛是盘古初开之后、宇宙演化的过程之中出现的种种美景,最后定型的时候则往往会出现多彩绚丽的釉色,比如说红白蓝紫交互辉映。”
季刚的双眼慢慢地眯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视线就要完全被眼前的这一只小碗所吸掉一般,想移开也不能。
钧瓷的釉色青者如雨后蓝天、白如温润美玉;紫者如新削鸡头,红者则如牡丹或者石榴海棠,如果有蓝紫相间则仿佛是湛蓝海水之中翻起紫色海草,轻轻地随着波浪在摇晃……这只有在最精美的钧瓷上才看得到,眼前的这一只小碗虽然小,但却把钧瓷最美丽的釉色展现无遗。
“你们看到了没有,这只碗的上半部分、绝大部分的都是火红的颜色,但是在足部的地方却是有呈现出紫色来,看起来就像是一朵盛开在最火热的夏日里的石榴花――火红的是花瓣,而紫色的则是花托,如果拿着的话我们的手就像是花茎,假如,我们的碗中摆上几粒枇杷,那就会成为花蕊……这是多么绝美的画面。”
钧瓷从青瓷而来,但是却一改青瓷单一的玻璃质感,给人带来色彩的冲击,这绝对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水平。
郑柏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错,正是如此。难得的是钧瓷的釉色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一只碗呈现出来的火红花瓣还有紫色的花托,非人工所为、在送进窑里烧制之前没有人会知道这只碗出来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完全只能是归结于天意的鬼斧神工,世界上也就只有这么一只,再也没有办法找到。”
“季老师,我听说你曾经主持过一次用现代仪器对钧瓷进行分析的研究?”
周雅芳突然想起有一次和爷爷聊古董的时候,曾经听说过一样的一件事情,现在季刚就在眼前,正好求证一下。
季刚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错。前几年,为了进一步研究钧瓷,我和一个部门进行合作,利用挖出来的一些钧瓷的瓷片进行研究,我们发现钧瓷的釉的构成很复杂,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四层,第一、二层也就是最接近胎休的部分与天青的釉很象,釉面下有大量的气泡;第三层往往是紫红两色而且是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状态,至于第四层也就是最外面的一层就是很整齐的铜氧化层。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一种结果轱辘对很多种波长进行选择性的吸收或者是反射,所以釉色就会变化多端。让我们感觉到很惊讶的是当时的工匠是怎么样做到这一点的,要知道就算是借助现在的技术现代的高温仪器,我们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古人的智慧的工艺往往都会超出我们的想像,比如说钧瓷往往造型古朴而端庄,大小尺寸如一,胎壁则是厚薄匀称,并且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原料在烧制的过程之中出现的伸缩系数等,这一点在没有现代仪器的古代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之中还发现钧奖另外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而这些都是相当惊人的。
“你们看,方明捡漏的这一只碗还有一个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上面出现的‘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这是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