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安保总队(1 / 2)
天籁阁藏书画,墨林堂文玩,白雪堂铜器,退密斋印章,构成项元汴藏品大库,后三者虽然没有天籁阁知名,可藏品依旧震惊三吴之地。
譬如他的天籁古琴,就是收藏于墨林堂。
与项元汴同时代的人记载:“项氏所藏如顾恺之《女史箴图》等,不知其数,观者累月不能尽也。其他墨迹及古彝器尤多。其家累世富厚,不惜重赀以购,故江南故家宝藏皆入其手。”他遴选能工巧匠制作的各种器具,凡几榻架柜奁盒等,镌以铭识,都极精巧,如同秦汉之物。
由此可见,墨林堂、白雪堂以及退密斋所藏物品之丰!
天籁阁旧址,位于嘉兴南湖湖畔,项元汴曾有“临湖抚琴,声如雨打清荷”的感慨,由此可见,墨林堂必定是临水而筑。
这只香筒,虽然没有篆刻项元汴任何篆刻,但必定与项家有密切关系,它真实的再现墨林堂的旧貌。
将这方香筒紧紧握在手中,卢灿问道,“罗队长,这方香筒,出自哪一家?”
“这只香筒……”罗玉强的眼睛瞟向罗圪垯,估计是他侄子弄回来的。
罗圪垯连忙上前一步,低声说道,“是楚天佑家的。”
楚天佑?卢灿没听说过,有些茫然,罗玉强正准备开口,温老汉突然插话,“保定军校五期,楚河的后人。”
楚河,卢灿依然没听说过。
温老汉又解释道,“楚河这人,晋军将领。”
卢灿并不知道,这人在历史上颇为有名,1946年大同防卫战中以一个基干步兵师为主力,坚守45天,抵挡住了聂荣真、贺珑两部十万人的攻击,一时名声大震,被傅作义邀请出任冀北省主席,1949年2月,随傅作义在北平起义。
历史上,对楚河的评价不错——来自度娘。
“1948年元月楚河在京城就任北河省主席兼保安指挥后,对加强京城地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做了些有意义的工作。之后在北平参加同共。产党代表协商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中,他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当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京城义举”无疑是和楚河这样的爱国将领对傅作义将军的劝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对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顺便说一句,楚河就是《亮剑》小说中,楚云飞的原型之一。
楚天佑是楚河的长子,时任金陵军训团三营营长,大同防卫战后,被提拔为新四十五师副师长,解放战争后期,随部队溃退至香江调景岭。
他父亲投诚共。党,因此楚天佑虽然级别很高,可在调景岭依旧不被重用,并没有列入最初的十八老。楚天佑家,更被安排在调景岭岭右,地理位置非常偏僻。
“楚老还在世吗?”卢灿更关心这方香筒的出去。
罗圪垯连忙说道,“还活着呢,只是腿脚有些不便,卢东家想要见他?”
这个人,一定要见见的。卢灿笑着对罗玉强点点头,“稍后麻烦罗队长。”
之所以要追寻来源,是因为卢灿怀疑,这幅《湖舟夜行乐》竹雕作品中,四个透香孔,设计的很奇怪——它们并非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围绕着墨林堂,分布在四栋建筑的基座上。
这会不会预示着什么?卢灿心中另有答案。
“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清兵攻破嘉兴府城,其藏品被千夫长汪六水所劫掠,散失殆尽,存世的藏品多归于皇宫。”这是《清史稗抄》所记录的历史史实。
具体情况又是怎样?
《玖宝阁秘录》中,项圣谟虽然语焉不详,可还是透露了一点信息——他伯父项德新(项元汴的三儿子,工山水,得荆关法,尤其擅长写生。作品流传极少,有人得其片纸,珍如拱璧),曾经分得墨林堂不少藏品。
也就是说,墨林堂的许多藏品,其实在清兵围攻嘉兴城时,已经被项德新转藏。
这四个点位,是不是用来指示项德新手中墨林堂藏品的贮藏之地?
卢灿承认自己想藏品想疯了!可是,这猜想毕竟也不算离奇——清史并没有明确记载墨林堂藏品的去处。
万一……有呢?
卢灿的推断,有没有道理呢?
张希黄同样是嘉兴人,生活年代为1368年-1645年,死于“嘉定三屠”,说张希黄与项德新或者其后人相熟,并不意外——几乎是肯定。否则不会有含墨林堂在内的《湖舟夜行乐》竹雕作品出现。
张希黄会不会是受到项德新或者其后人邀请,特意在竹雕作品留下以墨林堂周边的南湖地图?而四个点位,是项德新后人添加上去的?用以标识掩埋地点?
真实情况无法判定。
但卢灿越看越觉得有可能——从透香孔与整幅竹雕画面的契合度来看,这四个透香孔明显是后来补钻的——张希黄的竹雕作品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谁这么大条,在这件藏品上胡乱钻孔?香筒并非一定要在侧壁上有透香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