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急红眼了(1 / 2)

加入书签

和京师的勾心斗角相比,谅山虽然同样喧闹,同样是此起彼伏的漫天要价和落地还钱,甚至于有一些并不诚信之人以次充好,惹得沸沸扬扬,可是在这儿,终究还是与京师紧张的气氛截然相反。

这里到处都是交趾的士绅,这些人掌握了交趾绝大多数的土地,一个个腰缠万贯,挥金如土。

亦有无数入驻的商贾,个个绫罗绸缎,锦衣玉食。

其实在一开始,无论是士绅还是商贾,他们并不曾打算在这里常住。

毕竟背井离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

可是渐渐的,他们来到这里,有的只是想要躲避战火,有的只是想来尝试做些买卖,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一旦在这里呆久了,渐渐的,心思就定了下来。

乡中的产业,可以委托子弟和管事打理,其实作为家中主人或者是族人,实在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

而在这里,通宵达旦亦是万家灯火,在这里一切街道都是整齐干净,每日有专门的人,推车垃圾车清扫街道,这里的沟渠,事先便有规划,所以不必担心,一旦下起豪雨,便会泥泞不堪。在这里,街道都扑了一层砖,而后再用泥浆抹平,道路光滑。

这里热闹,热闹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交趾的省府交州和广西桂林等地,即便是相比于最繁华的苏杭,亦是不遑多让。

在这里,每日都有最新鲜的事务诞生,这里永远是新奇的,由于汉番杂居,因此风俗亦是迥异。在这里的人,虽然绝大多数操着各种口音,却都说着官话,不过你仍然可以从口音之中。分辨出自己的同乡。无论你来自真腊、交趾、广西、闽粤甚至苏杭。在这里,都有许多的乡人。

这儿的商铺。几乎是日夜不歇,白日喧闹,夜里亦是灯火冉冉,酒肆、茶肆、青楼、勾栏。甚至是各地来的戏班子和从南洋流传来的斗兽场子,都会到拂晓清晨,才肯散场。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没有人在乎你是谁,无论你是公侯,是哪家大人。你只要走在大街上,不会有人为此多看你一眼,这里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地位的贵贱高低。不再是爵位和官职,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银子。

有了银子,天下任何地方的东西,你都可以买到,尤其是大量富户聚集之后,这使得谅山的奢侈品需求几乎暴增,原先这里只是中转中心,而现如今,亦成了巨大的消费中心,无数的商贾,从天下各处,带来无数的珍奇货物兜售一空,正宗的苏杭丝绸,江西的瓷器,岭南的珍珠、川贵的美酒,闽浙的茶叶,真腊的香料和象牙,朝鲜的人参,谅山最精致的铁器、家具,只要有银子,在这里,任何东西都是应有尽有。

靠着侯府,就是谅山所谓的‘富人区’,在这儿,不但安全,而且舒适,如今聚在这里居住的不只是那些交趾的‘寓公’,更有无数的商贾富户,还有谅山如今的新贵,他们在这里的宅子,风格都趋于统一,占地其实不算大,和乡下相比,显得不够气派。

可是住在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容易满足。

交趾平乱之后,也曾有交趾的乡绅,打算回到原籍去,一大家子人回到所在的广平府,可是一个月不到,又都纷纷搬了回来。

没意思。

因为你的亲朋好友,你的许多关系,其实都在谅山,你不能空守着一个宅子这么过日子。况且和谅山的繁华和便利相比,那儿简直是惨不忍睹。

比如你想要苏杭来的真丝绸缎,女人想要最时新的成衣,想要最时新的金银首饰,甚至于正宗福建的武夷茶,你很快就会发现,那儿没有,你得四处托人,想尽许多办法,才能到手。

那儿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沿途之上,穿着黑衫手持着棍棒,脖子上挂着竹哨的警卫。假若你有那么点儿特殊爱好,比如琴棋书画,比如希望品尝美酒佳肴,那么在那儿,你会发现,你是寂寞的。

和谅山相比,即便是省府交州,你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于是,开始有人怀念在谅山,隔三差五,一群雅士高人组织的茶会和棋会,也会想念那儿由一些‘大儒’组织的诗会,更可笑的是,你的子弟,如今连读书,都有些困难了。

交州不是没有先生,也不是没有学堂,可是和谅山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时那些交趾大儒,可都是举家迁徙的,他们和这些豪门不同,豪门狡兔三窟,走在哪儿,都有产业。可是大儒们不同,一旦去了,想要回来,就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安置,所以绝大多数的大儒,都留在了谅山,更不必说,谅山还吸引了不少大明的名士在那儿游历,也有人肯教书育人,明明在谅山,以你的身份,足以请来名师,谁还能忍受,在这儿被一群半吊子读书人糊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