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云密布(1 / 2)

加入书签

贞观十一年六月初九,陈子明喜得一子一女,长子为汝南公主所生,取名“舒”,长女为芳儿所生,取名“妍”,本奏朝廷,太宗喜,赐金银绢帛若干,并册封陈舒为晋城县伯,免茂州一年钱粮,诏书传至,茂州百姓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贞观十一年九月中旬,汶川药材大收,各乡百姓得利颇巨,汶川药材基地已初见规模,至此,茂州之特色经济已初步形成——通化的精盐及腌肉制品、汶山的美酒产业、汶川的药材产出已名扬川中,随着“新欣商号”的行销网点之扩张,茂州产品更是迅速远销全国各地,名声远扬,陈子明的能臣之名自也就跟着鹊起了的。

贞观十一年九月底,陈子明再次移文各县,征召大量民壮,继续完善各项水利设施,并行垦荒事宜,于此同时,征召铁匠多人,对石泉县之煤、铁二矿进行初步勘探,以规划矿山开发以及明确冶炼厂之选址,石泉县的煤、铁产业之启动就此提上了州议事日程。

可就在陈子明埋头搞经济建设之际,战争的阴影却已是悄然降临了——贞观十一年十月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至长安,欲向大唐求娶公主,太宗不许,使者归国后,唯恐遭松赞干布责怪,遂诡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松赞干布闻言大怒,遂决意起兵进攻吐谷浑。

吐谷浑原本是大唐西北方的强国之一,最强盛时,其军事实力并不在西突厥之下,胜兵数十万,威镇十数族,可惜在贞观八年遭受了大唐的毁灭性打击,国力虚弱,虽经三年之休养生息,却依旧难有改观,不仅如此,国中更是内乱不断,其可汗慕容顺因长期在隋朝当质子之故,国中诸般人等对其都不甚服顺,才刚当了几个月的国王,就被臣下所杀,其子燕王诺曷钵就位为可汗,年不过十三,不懂朝务,朝中大臣争权,国中大乱,民不聊生,根本不是吐蕃之敌,开战仅仅不过半个月,便被吐蕃大军一举攻破国都,诺曷钵率残部千余人奔逃至鄯州,凉州大都督李大亮见吐蕃大军来势汹汹,自不敢掉以轻心,一边从兰州、武威等地调集精兵布防鄯州,一边派人向长安告急。

或许是察觉到了李大亮重兵布防鄯州的行动,松赞干布并未直接攻击鄯州,而是挥军转向东南,连破党项、白兰、诸羌各部族,攻掠大唐之羁縻州十数,至贞观十二年六月初,崌、懿、嵯、麟、雅、丛、远等松州外围诸羁縻州皆被吐蕃攻陷,旋即,松赞干布亲率主力大军六万,并羊同、苏毗等部落仆从军五万,总兵力十一万四千余众,号称精兵二十万,陈兵松州甘松岭一带,与大唐通轨军对峙,并派使者再次向大唐求娶公主,言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松赞干布这等狂妄的态度一出,满朝文武无不愤然,上本言战者无数,太宗同样为之动怒不已,诏令松州备战,并言称准备调集大军征伐狂妄之吐蕃逆贼,贞观十二年六月中旬,松州都督韩威接旨后,便即开始了战前动员,将松、潘、茂等下属诸州之州军调往甘松岭前线,聚兵两万三千余,与吐蕃大军形成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早在吐蕃挥军横击吐谷浑之际,陈子明便已上了本章,言明吐蕃渐兴,其国雄踞高原,其民勇悍,今虽一统雪域,然,国势尤未稳固,乃破敌之良机也,建议朝廷发大军进剿,不给其成势之机,若稍有姑息,则后患无穷也。

有着前世的记忆在,陈子明自是清楚吐蕃的兴起将会给大唐带来何等不利之影响,不说旁的,从高宗始,吐蕃在两百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就是大唐边疆的不稳定因素,双方时战时和,纠缠不清,在西域争雄不断,以致于丝绸之路屡屡被切断,严重影响到了大唐经济之发展,正因为此,陈子明连上了三本,反复强调吐蕃兴起之危,奈何不仅是朝中大臣们对此不以为意,就连太宗也觉得陈子明所言有着危言耸听之嫌,故而,始终不曾加以重视,直到松赞干布屯兵松州之际,太宗方才重视了起来,不过呢,要说有多重视么,却又远谈不上,无他,太宗也就只下诏让韩威聚周边诸州之军备战,却迟迟不曾下令调集援军,显然不以为吐蕃这等化外小国能翻得起甚大浪来。

这些年来,大唐国势日盛,四下征战,所向披靡,无论是君臣还是百姓,心气都高昂得很,纵使吐蕃来势极汹,可国中上上下下都不曾太过重视,即便是奉旨调兵备战的韩威也一样视吐蕃十余万大军如草寇,轻慢之心甚浓,哪怕明知陈子明勇冠三军,却刻意不调陈子明入松州,仅仅只是下了份公文,让柳五率茂州军三千到松州听用罢了。

陈子明很清楚韩威之所以不调自己入军中,无非是担心他陈子明再立战功罢了,对此,陈子明尽自心知肚明得很,却也并不在意,反倒是好心地去了份公文,提醒韩威不可小觑吐蕃军的战斗力,在己方援军未至前,当以严守为宜,理由很简单,吐蕃军虽是横扫了吐谷浑以及周边那些夷人诸部,所获颇丰,可毕竟是远道出击,利急战不利僵持,只消能守住甘松岭数月时间,敌势必疲而思退,待得敌退,只管挥军掩杀,必可得一场大胜。

陈子明倒是一派好心,可惜韩威压根儿就不领情,不单不领情,反倒是下了份公文,狠批了陈子明一通,就差没给陈子明扣上顶怠慢军心之罪名了的,不仅如此,还上本弹劾了陈子明一把,说其懦弱怯战,不堪大用云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