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2)
郭团长东渡黄河之时,阎锡山司令长官并不在临汾,临汾的****由一个姓吕的军长统领,山西陕西仅一条黄河之隔,自古以来两个省份的民风民俗相似,吕军长非常同情杨虎城将军,自从接到郭团长东渡黄河的情报以后,吕军长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工作准备接应。郭团长东渡黄河当日,接应部队就从临汾出发,由于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部处于日军的控制之中,接应的部队只能化整为零,分批次向黄河岸边运动。
可是出发的部队几乎全部遭遇了日本鬼子的阻击,吕军长马上意识到问题严重,日本鬼子跟国民党内部的主和派相互勾结,欲置这支陕军于死地,每当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些民族败类跳出来充当侵略者的走狗。北宋的灭亡、清军入关,全部都是因为朝廷内部出了奸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吕军长是山西本地人,山西人民历来就有抵御外敌的光荣传统,上溯到北宋年代,边塞小国金军入关,燕京守军郭药师开城迎敌,使得金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燕京(北京),紧接着便势如破竹,长驱直入,一路南下,剑指东京(汴梁)。唯独太原不失,太原守军孤军奋战,终于因为寡不敌众,全军覆灭,却没有一个投降,将士们的鲜血将太原城染红。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山西人民就没有被日本帝国的屠刀屈服,八路军跟阎锡山的****互相配合,化整为零,跟日本鬼子展开了殊死的游击战争,有效地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扯远了,言归正传。郭团长东渡之时,枪声最先从南边响起,那正是吕军长的接应部队遇到了阻击。吕军长没有临阵退缩,为了牵制敌人,吕军长当机立断,多点进攻,对日军发动了全面的袭击,有效地减轻了郭团长正面迎敌的阻力。北面八路军的游击队分成多个战斗小组,零敲碎打,出其不意,攻敌不备,让敌人摸不清究竟有多少八路,惶惶如惊弓之鸟,不敢轻举妄动。
吕梁地区的八路军首长得知郭团长被日军诱骗的情报很晚,派部队前去增援已经来不及,于是采取围魏救赵的做法,在太原方向实行战略佯动,鬼子们懵了,一会儿朝南,一会儿朝北,不知道中国军队的主力究竟在哪里,感觉中好像中了十面埋伏。
但是鬼子也很狡猾,他们为了策反郭麻子这支部队已经谋划了好长时间,绝不肯放过这桩即将到手的买卖,一个团的兵力虽然微不足道,可是策反了郭麻子就等于为日本鬼子进攻陕西打开了一个缺口。鬼子的前线指挥官宫本是一个中国通,深知对待中国人要用攻心战术,所以开始先诱降,诱降失败就集中兵力围而不歼,消耗郭团长的锐气,打算把郭团长拖垮,然后再进行劝降。
郭团长的部队全部渡过黄河以后,稍作休整,便开始往贤麻镇方向运动,两天来郭团长的贴身警卫一直站在郭团长身边,默默地观察着姓薛的表情,终于发现了一点破绽,他听见了身边两个“接应”的士兵在用日语交谈……贴身警卫迅速拔出手枪,抵住“薛团长”的脑袋,厉声问道:“说!你到底是谁派来的”?
其实随着郭团长在河东岸集结的部队越来越多,这些“接应”的日伪军越来越引起大家的怀疑,郭团长被姓薛的盯死,贴身警卫无法跟郭团长交流,只能私下布置几个营连长做好应对的准备,看起来大家一团和气,实际上都在互相较劲,随着贴身警卫一声大吼,那二十几个前来“接应”的日伪军全被郭团长的队伍控制。至此,郭团长方才大梦初醒,发觉自己差点上当,有几个充当“接应”部队的日本鬼子还想负隅顽抗,被士兵们当场击毙,十几个伪军全都跪在郭团长面前,声称他们上了姓薛的当,要郭团长饶过他们一命。
姓薛的还心存幻想,张口说:“郭大哥,大家都为了混一碗饭吃……”郭团长已经气急,那容得姓薛的申辩,拔出手枪叭叭两下,那姓薛的立刻脑袋开花。那十几个伪军早都抖作一团,跪在地上不敢抬头,非常时期管不了许多,不用郭团长下命令,士兵们端起枪当场把那些伪军解决。
过河之初黄河东岸的山头已经被先头部队占领,贤麻镇地处山坳,在地形上日军不占便宜,加之郭团长的部队装备精良,打阵地战不会吃亏,过了不大一会儿杨九娃过来支援,两支部队混合在一起,迅速向山头运动,虽然只有几百人,但是几乎全是老兵,心理素质稳定,加之许多人都是土匪出身,枪法精准,几个月来老兵们心里憋气,现在终于有了出气的契机,面对蜂拥而来的日军没有一丝怯惧,轻重机枪一起怒吼,山坡上摆满了日伪军的尸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