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这才是音乐(1 / 2)

加入书签

王金光的吉他算不上是高手,因为他用了变调夹。

变调夹可以让人用C大调弹完所有的弹唱,因为C大调与G大调是吉他弹唱里面最简单的。

但是真正的高手是不需要变调夹来改变音调的,真正的高手无论面对C大调还是G大调,还是F大调,还是什么什么大调,都能够轻松掌控。

他们的F和弦或者B和弦等等需要横指的地方,根本就轻松娴熟,变换和弦的时候仿佛行云流水。

这一点是普通吉他手所做不到的。

王金光显然学习吉他只是为了装逼,如果让他表演更高级的古典吉他,肯定就要废了。

不过对于不懂乐器的女孩子们来说,王金光的技术实在已经可以撩妹的。

王金光唱的是一首很简单的民谣,只是作为一名富二代,他的性情比较浮夸,很难唱出小火炖米粥的那种淡淡的民谣的味道,那种朴实中的温暖是根本体现不出来的,甚至唱歌的时候只是刻意耍帅,情绪都没有完全代入进去。

可尽管如此,女孩子们还是兴奋不已。

王金光唱完之后,冲着许开扬了扬眉,看起来有些高傲。

“怎么,会跳舞了不起啊,能玩音乐不?”

许开笑道:“我能不能玩,你见一见不就知道了吗?你把吉他给我。”

王金光撇嘴道:“穷鬼,我这吉他可是上万买的,弄坏了你可赔不起呢。”

许开笑道:“你是不是觉得不给我乐器,我就没法与你比?”

王金光冷声道:“我就是想要羞辱你,怎了?你咬死我啊?”

“好好好,你想要比音乐,还不给我乐器,但你以为这样我就输掉了?”

许开缓缓地走到了话筒的架子后面,将双手放在了嘴边。

所有人都愣了愣,不明白许开想要做些什么。

但是下一刻,其余人都愣住了。

因为,许开竟然凭借双手吹奏出了乐曲。

许开此刻使用的并不是近乎玄幻的特异功能,而是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的一种音乐演奏法,手埙。

手埙的定义为:双手呈捧手状,中空,在两个拇指间仅留一小孔做吹孔,配合嘴唇、气息,通过变换双手形成的共鸣腔的大小、开合及气息强弱而吹奏出乐音的技术。

手埙的来历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典籍记载的,所有只有两个推断的说法。

其中一个推断说法是,继陶埙出现以后,有个别不安于现状、极富创新精神的古人,为了寻求“埙”这种音色的其它发生方法,受到埙空心形状类似“鸭蛋”或“鹅蛋”的启发,而尝试用双手相捧吹奏,经过不断的练习,最终也吹出类似“埙”音色的乐音。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则结论为:手埙是古人为了模仿“埙”的音色而发明的吹奏方法。

另外一个推断说法是:在几千年前诞生的第一个泥土埙之前,也许是古人听到自然界的某些声音而突发奇想,于是用双手来模仿,最后吹出的音与我们今天称之为“埙”的音色非常相似。随后,他们为了用这种音色吹奏出乐音而开始尝试用泥土来塑造“埙”,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埙。而手埙这种更加古老的演奏方式却随着陶埙的出现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虽然民间还有人用手相捧而吹,但几乎都不是为了吹出美妙的乐音,而仅仅是一种即兴的“起哄”行为或“联络暗号”,有点像“指哨”在民间生存的普遍现象。如果这种推测成立,结论为:手埙诞生的历史比古老的埙还要早,是人类最原始的“乐器”之一。

但不管这都是什么推断,自从许开凭借无下限系统拥有了音乐细胞以及对天下所有乐器都拥有大师级的演奏水平之后,手埙就自然而然成了许开的一门演奏手段。

除了手埙,许开还可以凭借塑料布,凭借路边的树叶,凭借钢笔的笔帽,所有能够吹奏出声音的东西来吹奏乐曲。

这就是无下限系统给许开带来的能耐。

许开用手埙吹奏的是华夏著古筝音乐《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