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都道高处不胜寒(1 / 2)
第九十三章都道高处不胜寒
“嗯,嗯,嗯……”许子威忽然又喝呛了水,伏身矮几咳嗽不停。
副祭酒扬雄同情地看了他一眼,摇头苦笑。当师父的就是头倔驴,还指望徒弟灵活机变,这不是指望老虎窝里养狐狸么?早知道今天,你倒是提前教他如何当面一套,背后另说一套啊?真是平素不着急,火烧眉毛了才想起来缸里需要蓄水!
“学弟愚钝,还请师兄指点迷津!”出乎所有人意料,刘秀这一回,终于没有故意去“找死”,而是以先前在他身上从未曾看到过的圆滑,笑着求肯。
“你真的看不出来这尺子怎么用?”欧阳中使脸上立刻流露出来几分失望,眉头轻皱,低声询问。
“学弟,学弟平素一直闷头读书,见识,见识不多。所以,所以还请师兄见谅!”刘秀被问得脸色微红,非常惭愧地摇头。
“也不怪你,陛下智慧如海,我等如何能及!”欧阳中使擅长察言观色,知道他没有说假话,笑了笑,带着几分遗憾低声讲解,“就是师兄我,如果没有陛下亲自指点,也不知道这是一把尺子。你看,这上面两个角,可以抵住孔洞边缘,测量内部大小。而下面两条腿,则可以夹住物件,测其外部长短粗细……”
刘秀听得两眼发直,对皇帝陛下的智慧,由衷感到钦佩。在场其他人,也抚掌赞叹不已。欧阳中使看到大伙的反应,立刻比收了半车铜钱还要开心。干脆又命人拿来了铜钱、筷子,弹丸等物,当场演示了起来。
诚意堂内外的师生们,虽然有不少出自寒门小户,可基本上谁都未曾操持过百工营生。顿时,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惊叫连连。直到铜尺重新回到刘秀手里,才纷纷恋恋不舍地收回了目光。
欧阳中使有任务在肩,不敢在外边逗留时间太长。又命人将本次岁末大考的第六到第十名学子也叫了进来,代表皇帝赐予了每名学子一套衣服,一双鞋袜,并且温言鼓励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此时的长安城,只有二十多万户人家,规模远不如后世庞大。马车从太学开动,前后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已经返回了皇宫。当双腿一踩上宫内的地砖,他的气质立刻大变。像一只觅食归来的豹子般,无声无息地,飘到了王莽日常处理奏折的函德殿门口。
守在门口的侍卫和阉人们都跟人相识,立刻入内代为通报。短短二十几个呼吸之后,另外一名平素被王莽器重的太监快步跑了出来,低下头,小声吩咐,“走吧,陛下让你现在就进去。怎么去了如此之久,陛下已经批了一百多斤奏折了?!”
“有个蠢货从中捣乱,所以才耽搁了一点儿时间!”欧阳中使撇了撇嘴,冷着脸回应,“陛下让他去太学就职,原本是为了让他替陛下收天下英才归心。他却好,整天不是想着害这个,就是坑那个,唯恐不招人恨!”
“是王子豪那厮么?”另外一名太监立刻就猜出了欧阳中使说的是谁,带着几分不屑撇嘴,“陛下早就知道那厮不堪大用,只是耐着彼此算是同族的份上,赏他一碗安稳饭吃而已。要不是其他族人皆有要紧事做,一时无法替代他,陛下恐怕早就……”
“不提这个妄人!免得陛下生气!”欧阳中使很有分寸地打断话头,快步走入殿门。隔着老远,就跪在了地上,请大新皇帝王莽治自己办事拖拉之罪。
王莽虽然平素在群臣面前不苟言笑,对身边的几个得力太监,态度却极为友善。立刻从堆成了山的奏折上抬起头,笑着摆手,“行了,装什么装?你明知道朕不会处罚你。平身,到近前来说话。小顺子,把刚才给朕的热汤,也给他倒一碗暖暖身子!”
“哎,奴婢遵命!”另外一名太监答应着,去准备热汤。欧阳中使则感动得两眼发红,恭恭敬敬地又给王莽磕了几个头,然后才缓缓站起身,快步来到小山般的奏折前,哑着嗓子说道:“奴婢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才得遇陛下!只恨奴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