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布局,大手笔(1 / 2)

加入书签

张睿最近有点忙,不是普通的忙,是非常非常忙,忙到要起飞的节奏。

随着一千万贷款的入账,“鲁东商城”及其相关的所有配属产业全速展开业务。

首先是重头戏的“网络超市”实体店装修进入尾声,作为首家旗舰店面,“网络超市”位于文化东路中心地段,房租压一年付一年,加上装修费用杂七杂八的事项,先前砸进去40万,随后就是各大货源厂家的配货、库存、货架之类的,这些事情都是老妈专门过来坐镇盯着的,王秀娟课余时间也过来帮着,娘俩忙的不亦乐乎,倒是不用张睿亲力亲为了。

公司第二件大事就是物流配套软件设备的测试,张睿将软件开发人员和相关配套设备丢给大春,让他开始在车队里测试。

一开始大春是相当抗拒的,因为他的车队专门跑长途,车队的司机都是五大三粗的货,平时懒散惯了,乍一接手物流设备,有点手足无措,什么随车GPS定位,什么扫码机,什么出库手续入库单据的,整一个监控系统嘛,谁还能半路吞了货物咋地?

推广一个新事物需要克服重重困难,物流配输作为“鲁东商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睿在跟大春合作之前已经讲的非常明确了,如果要合作,车队的司机必须熟练掌握这些软硬件,如果不配合的话,张睿不介意重新找一家合作伙伴。

作为娄四海的得意门生,大春对张睿的了解可谓再清楚不过,这小子是说一不二的主,瞧瞧恒信置业现在的发展势头,大春除了眼馋没别的想法。

大春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小伙子,他不想一辈子在道上打拼,他也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将东章那些地下的生意统一分了分,自己洗白了屁股上岸,押上全部身家来鼓捣物流配输,不对,现在公司的名字叫“鲁东物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

鲁东物流基地就在“怡和嘉园”西南角五公里的地方,占地面积宽广,除了囤积的七八千吨钢筋外,剩下的就是物流中心的车队,各种起重吊装设备,配套设施可谓相当齐全。

大春办公室的桌子上摆着一份“鲁东物流”发展计划书,上面给大春今年的工作目标很明确,培养一支素质全面的运输队伍,配合“鲁东商城”、“网络超市”完成三个城市以上的战略目标,实现泉水、安泰、胶澳三个城市之间的运输自主性,提高仓库与仓库之间的调拨速度,通过自建仓储、干线以及配送,让“鲁东商城”完善自己在物流配送领域的布局。

计划书这玩意大春不懂,好在他媳妇是大学文化,两口子一点点的啃计划书,一点点的琢磨上面的东西,并一点点的对车队进行改革。

改革之路是相当痛苦的,但大春想发财想致富想改变命运,索性豁出一股子狠劲,跟这份计划书硬杠上了。

几年之后,当“鲁东商城”成为华夏最大的网络销售平台之一的时候,大春多次跟朋友提及过创业初始的种种困难,为了让鲁东物流跟上商城的快速发展节奏,几年来,大春流过泪淌过血,跟好友红过脸,跟亲朋疏远,有时为了一个丢失的配送单,他亲自上门赔偿道歉,被客户骂成孙子也不敢反驳……但他不后悔,他庆幸自己押对了宝,庆幸自己咬牙坚持了下来。

如果说鲁东物流是商城的战车,那么鲁东配送就是商城的车轮子,是连接仓库与客户之间的重要枢纽,“及时、安全、准确”的送到客户手中,是每一个配送员参加培训的必修课,“诚信、热情、专业”是他们的素质体现。

04年全国快递市场一片混乱,从业人员龙蛇混杂,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快递行业在国内虽不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大家对快递的认知还停留在邮政老大哥的层次上,想要在快递界内打出一片江山,必须需要专业权威的行业规则。

很显然,鲁东配送再一次走在了业内的前列,这一次,“鲁东商城”对外招聘了200名配送人员,其中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占据一半,剩余一半是通过人才招聘或者熟人介绍而来,他们经过了在当时比较正规、先进的快递培训,但当时这帮人并不知道,他们所接受的这些培训是来自于未来几年后的成熟一体化专业知识。

张睿将这些配送员进行了简单的划分,每一个区域都能确保学生、社会人士相当的局面,按照区域的划分他们分别完成“网络超市”的校内配送工作,及来自社会方面的“鲁东外卖”生意。

因为从一开始,张睿就将“网络超市”和“鲁东商城”、“鲁东外卖”进行了分类,这三个公司在外人看来都是属于一家公司,其实只有张睿和邵华两人才清楚,这三样是完全不同的个体,它们只是短期内依附在一个平台下,等网络全面铺开之后,将会纷纷脱离母公司,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内龙头。

然而,这些仅仅是张睿最近繁忙中的冰山一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