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朽木不可雕(1 / 2)
晚上在承先殿举行的宴席十分的豪华丰盛,皇宫里很久不曾如此奢侈过了。为了表示对大辽钦差的尊重,就连皇后苏笺黎都过来亲自给萧栾敬了酒。说了几句慰问的话,苏笺黎并没有在宴席上多做停留,陪着孝帝和刘凌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回自己的寝宫去了。
而因为刚刚给汉忠王刘凌做了一次老师还沾沾自喜的萧栾看到苏笺黎的时候立刻就惊为天人,不是他没有见过貌美的女子,而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雍容华贵的女人。虽然他也见过大辽南面宫大王耶律极的妻子,但是王妃萧氏性子野的就好像一头母狼,和苏笺黎完全是两个类型的人。
王妃萧氏若是一朵带刺的玫瑰,那苏笺黎就是一朵雍容的牡丹。幸好萧栾还知道自己的身份,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失礼的举止来。只是在他心里却不住的想,为什么自己就找不到一个这样的女子做妻子呢?
以他的地位,在大辽虽然不算尊崇,但是也有不少的女人主动投怀送抱,可是那些女人就好像清晨的露珠一样,太阳一出来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在萧栾的心里也不会留下她们的影子,那些想从他身上捞取到富贵的女人也不值得他留恋。
所以苏笺黎走后,他甚至感觉原本奢华的晚宴都索然无味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晚宴气氛十分的和谐,宾主双方都刻意的闭口不谈西夏骑兵半路拦截的事。孝帝不住口的赞美辽国雄主耶律雄机的伟大,说他是草原上的头狼,拥有最强壮的身体并且还拥有只有狼王才具备的翅膀,只要狼王振翅高飞,整个天下都将臣服在狼王的脚下。
而萧栾也赞美孝帝的睿智,他说只有最聪明的人才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忠心耿耿的站在狼王的身边的人,才会得到最肥美的牧场和分得中原的花花世界。又夸汉忠王刘凌勇武,在狼王的眷顾下得到了最大的勇气,战胜了周国来势汹汹的二十万大军。
北汉的文武百官轮流给萧栾敬酒,不知不觉中自认为酒量过人的萧栾醉了。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回到房间的,更忘记了孝帝赏赐给他的那柄玉如意是否带了回来。在睡梦中他的嘴角一支勾着,放佛做了一个又甜又美的好梦。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的时候他才睡醒,想坐起来,可是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头疼的好像要裂开一样。萧栾想了想反正自己还要在北汉停留几天,至于岁贡的事明天再去找孝帝提出来也不迟,于是在侍女的伺候下喝了一碗热汤,再次沉沉的睡去。
在他的门口两个契丹武士忠心耿耿的矗立着,他们的手一直放在腰畔的弯刀刀柄上。他们两个人都得到了很厚重的赏赐,每人二十两黄金,五匹锦缎,还有两柄上好的汉人用的横刀。
这让他们两个都很庆幸自己没有死在西夏骑兵的马刀之下,有了这样一笔赏赐就算是回到幽州之后也能过上一段好日子了。
承先殿
孝帝昨晚也喝了不少酒,但是他并没有给自己借口贪睡。回到承先殿之后他依然如往常一样批阅奏折直到未时才躺下休息,酉时才到他就起来在侍女的伺候下梳洗,然后整理好了批阅的奏折到正太殿早朝。
在他的案头上放在最上面的一份奏折,是从庆州平安县用六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周延公的这份奏折孝帝看了两遍,第一遍看的时候气的他摔了案子上摆着的茶杯,若不是小六子跪下劝阻,他甚至想把龙案给掀翻了。第二遍看的时候他的心情明显平复了很多,只是眼里偶尔闪现出的冰冷把小六子吓的浑身不自在。
想了想孝帝还是将这份奏折压下,放在龙案上没有带到朝堂上去。虽然他贵为帝王,但有些事还是难以随心所欲。老百姓都说做皇帝好,他们认为做了皇帝就能过上神仙一般的日子,谁又能想到皇帝陛下心里的委屈一点儿也不比他们少,甚至有些时候,普通百姓都能干脆利落的做出决定,而皇帝不能。
欧阳家,苏家,这两个名门望族的世家现在就好像北汉的两颗毒瘤,有这两颗毒瘤在,北汉并不强壮的身躯越发的虚弱不堪。苏家虽然没有反心但是却从来没有打算跟北汉同舟共济,后周打过来他们能暗通后周,西夏打过来他们也能暗通西夏,反正不管是谁坐皇帝,苏家都会做好准备从龙。
至于欧阳家,先帝当初为了稳定这个家族重用了太多姓欧阳的人。中书令欧阳仁和虽然下台了,但是朝廷里姓欧阳的人至少还有七八个,而且几乎个个位高权重!全国十二个州府,有四个州府控制在欧阳家手里,尤其是北汉的命根所在庆州府,最大的粮仓就掌握在欧阳专手里。
欧阳专的反心只要不是笨蛋就能看出来,在刘凌带着十万大军在南方和周兵苦战的时候,他就像借机造反。若不是孝帝坚决不肯给他增加兵马,而庆州府又遭遇了连年旱灾大部分百姓都流亡在外实在招不到兵马,欧阳专不反才怪!
而且北方槐州郡守欧阳明和建雄军指挥使何坤是结拜的兄弟,建雄军指挥使的衙门就在槐州府。若是逼急了欧阳家,难保何坤不会被欧阳家拉拢过去。六万建雄军是北汉西北的屏障,若是建雄军反了,只怕北汉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所以孝帝才会再次提拔了何坤,凭借着夺取了后周两个贫瘠小县的战绩他原本得不到那么高的封赏,封侯拜将,武将中已经是第一人了。还不是就为了安抚他,让他不要受到欧阳家的蛊惑而谋反?
南面好不容易安定了,北面让人又不踏实。若是没有忠王刘凌百战百胜的军威震慑着,这样糜烂的国局难保不会有人趁机作乱。
心事重重的孝帝到了正太殿的时候,百官已经站在大殿里等候了。因为北汉国实在太小,所以上朝的百官也就不分什么三朝官,六朝官,九朝官,基本上正四品以上的京官每天都要参加早朝。
三呼万岁之后,文武百官就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