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云端(1 / 2)
“怎么样?郭院长,汽油机动力系统有什么难度吗?”沈丹青习惯性的问身边的郭东道。
“难度当然有,发动机系统是一个复杂动力生成与传递的系统,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就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实验,此外,它的运行环境恶劣,这里面我们就不能像其它的机械设备一样随便设定一个理想值就可以了,或者是尽量精密就可以,它太精密了反而不行,会毛病频出。但是零部件间隙太大了也不行,那样也会影响使用寿命并且产生严重的噪音,所以我们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找出一个理想的中间值。这么多零部件,每两个零部件之间的最优间隙都是不同的,所以我才说不简单。”郭东趁机大倒苦水道。
“还有其它方面的难题吗?比如说材料。”郭东的话他很认同,他知道研制动力系统肯定不简单,每种发动机的运行工况都是不同的,不能完全照抄别人的发动机技术,否则那样会是一款十足的垃圾发动机。
另外变速器最好也是为发动机特別定制,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优秀性能。公版变速器在调校的时候,会严重削弱发动机的性能。
“那倒没有,就是要花时间。”郭东实话实说道。
“要花时间我也是理解的,但是我也不能给你们太多的时间。因此,你们必须想办法提高研发速度,比如:连班实验,多造实验发动机变速器等等。”沈丹青又使出了压窄大法。他是个只问成果,不考虑成本的土豪。你如果只用了一台发动机和变速器实验,那么搞一百台甚至一千台同时实验,肯定会提高研发进程的。他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粗思维头脑,或者他是湖兰人的原因吧!他就是会扮蛮。
“好的,老板,我知道怎么做了。”郭东看到老板扮蛮了,就马上答应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研制的发动机不是一款两款,而是全系列。有0.9升、1.6升、2.0升、2.4升、3.0升、4.2升、6.0升的微排量到大排量的发动机。其中0.9升排量的发动机是三缸发动机,1.6升和2.0升排量的发动机是四缸发动机,2.4升、3.0升是六缸发动机,4.2升排量的发动机是八缸发动机,最后的6.0升排量的发动机是12缸发动机。
总共是七款五个不同系列的发动机,又加上还有配套的变速器总成,所以他们是分成多组,每组负责单一的动力系统研制任务,再由一队技术高手负责整体调配。
现在机械技术研究院又招聘了一大批机械专业的工程师,虽然还是新手,但是当学徒助手性质还是合格的。做实验的时候,打打下手,设录一下数据,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这样,原来的机械工程师的任务就减轻了许多,也能负责更多的实验课题了。
所有新招聘的机械工程师,不管经验多少,一律只能当学徒使用。这主要是现在正是机械工业向电子工业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内此类方面的工程师基本上还处在机械工业时代,而长胜投资集团却先行了一步,正式迈入了电子工业时代,甚至正在向智能工业时代迈进。所以他们刚来肯定是不合格的,还得学习先进的电子工业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
沈丹青也知道不可能马上就有堪用的汽车动力系统,因此他返回公司的路上,心情也并没有低落。和平常一样,平平淡淡,古井不波。
他正在考虑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调整了,还是同以往一样肯定不行。国内与国外的经济大环境就不一样。
环境不一样,下一步的产品研制方向就不一样。普通产品反而不是急需的了,相反高科技产品才是重点研制对象。比如:高科技的医疗诊断设备,尖端的实验设备,高科技的电脑及网络传输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等。
这些才是国家急需的设备。刚好电子研究所和软讯公司暂时空闲了下来,又该给他们加加担子了。
但是他们的人员也不是很多,还有一些其它产品研制任务,所以不可能一窝蜂全上,只能是专注某一单一科研领域。经过综合权衡,沈丹青决定还是电脑以及网络传输设备最重要,如果有可能,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加上。因为这两者是关联行业,无线通信设备,也只是未端设备,地面主干网络也可以和网络通信系统共用,将来这两者之间肯定也会互相通信的。
回到公司,沈丹青就要刘秘书通知洪涛和卢汝成到他办公室里来,他有科研任务要发布。
其实,网络通信设备,早在几个月前,沈丹青已经叫洪涛和卢汝成开始研究了,只是一来,他们当时都有科研课题,二来,他们也没有此类的专长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