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宅斗重现(1 / 2)
“凤丫头,我还得多亏你啊,家下已经入不敷出好几年了。”王夫人感叹:“世家亲戚往来,礼物总是少不得。你林妹妹的嫁妆,是你姑妈(薛姨妈)、老太太一块办的,我怎么好开口去要。”
贾府的账本,实际上从王熙凤当家做主开始,就已经入不敷出了,爷们又不会算计,挥霍无度,其二是奴才的层层克扣。
奴才,是贾府数量最多的一种人,小到一个轿夫、守门、粗使丫头,都要拿钱养,而那些主子主母的嬷嬷、陪房势力,在一定形式上代表主子主母,辈分低的族人也要喊叔叔、姐姐,笼络钱财的手段就更是不凡了。
当然,主要的开支还是属于主子们,先说穿的,王熙凤所有的衣服首饰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千两吧?每年过年过节,又怎么能不增添?哪有减少的时候?再说吃的,也不用全家,几个主子聚会,几十两也是要的吧?这就是一家民户好几年的生活费了,更何况一个主子过生日,动辄百两呢?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话没错,特别是从个人来说,但也要量力而行,只有吃馒头的钱,那就不要吃米线,而堕落中的贾家为了面子,丢掉里子,一直在超额支出,故而王熙凤早年就知道敛财,为自己打算。
但是,王熙凤虽然有敛财手段,她却不会顾及别人的,完全收进自己腰包,对于整个贾府的没落形势,没有任何一点挽回。
王夫人的钱财,除了嫁妆,就是管春秋两季租子的周瑞孝敬进来的,红楼之中没说是何原因让王夫人送不起礼物,还要让王熙凤出钱给她做遮羞布,从朝廷的大局势来看,根本原因是雍乐皇帝在弥补国库亏空,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两条,使得勋贵家族、士大夫集团的财产大幅度跌落。
“林妹妹体弱多病,可礼数从不会出错的,太太只要露点口风,哪有儿媳妇不孝敬婆婆的道理?”王熙凤在王夫人耳房很恭谨温温顺,像头绵羊。
她对黛玉倒是没有什么偏见,可贾琮、贾宝玉婚事错开,是王夫人心里的一根刺,王夫人笑了笑,她好笑王熙凤儿媳孝敬婆婆的理论,王熙凤何曾孝敬过邢夫人?
“就是为着体弱多病,才不让她管家。”贾府的家一直是贾母让王夫人当的,前前后后的王熙凤、探春、李纨、宝钗只不过是帮着王夫人管,总账还要经她手,王夫人意味深长:“不像她母亲,那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王熙凤听出味道来,意思是林黛玉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了?看来太太真是不喜林姑娘,父母双亡,失怙便是一条娶亲忌讳,带病,又是第二条忌讳,而且,王夫人进门之后,恐怕和林黛玉母亲贾敏有过芥蒂,不然何以有似是而非的妒恨呢?
要真比一比,贾敏有老太太宠爱,而她王家的家教不像这边,从宴会酒令能看得出来,嫁人之后,林如海、贾敏几乎是封建社会的模范夫妻,而贾政、王夫人显得相敬如宾了,红楼之中晴雯因为像黛玉,王夫人就认为轻狂,以此可见王夫人的心理是变态阴暗的,她还要把这种妒恨转移到贾宝玉身边的女人。
“我也是多灾多病的……”王熙凤叹息不能为姑妈管家。
“你这病能好,不是娘胎带来的。”
“贵妃娘娘那里……”王熙凤试探地问。
“那也只是个脸面,你数数娘娘的赏赐,怎么够那庞大的开支?”王夫人这话不错,贾元春的赏赐,只是象征性的,乌进孝这个庄头也认为贾家是金山银山堆满的,当时贾蓉就取笑,那只是一个脸面,贵妃娘娘也不能把国库往贾府搬。
“前儿既然木已成舟,我就进宫向元春说,宝玉娶了黛玉,也是为了孝道,为了让老太太欢心。你知道我不大识字,早年宝玉的诗书,都是元春教的,识字认字,比贾琮都早了几年……”
“元春这么做,一也是为解老太太在孙子孙女身上忙不开的心思,二么,毕竟是亲姐弟,比别人总要亲密一些。”
“这会子老爷在外书房跟琮儿相商官场的事,再说老爷任了学政回来,我虽不懂男人读书仕途的事,却也听说过,学政倘若露点口风,一省不知有多少秀才拿银子孝敬呢……”
学政可是掌握着一个省读书人的功名前途,想要钱自然容易,而且聪明的学政能够办得滴水不漏,仕途金钱两不误,那可是省教育厅厅长啊,王夫人面现愁苦:“可老爷不收钱也就算了,一年一百多两俸禄,还不够送一次礼,反而车马劳顿,还是要从家里面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