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番外:贵妃怨(1 / 2)

加入书签

贵妃怨

-----敬贵妃的番外

寒冬深夜,永巷里四周都泛起了一股寒意,到底是宫女太监居住的地方,自然是不及嫔妃们所居住的后宫那样奢靡。落雪纷纷,恰似柳絮缥缈,不消一刻,整个后宫,顿时便是一片晶莹琉璃世界,一个女子呆呆的坐在地上,只是悠悠出神,原本狭长的眼眸。里头只见不尽的空洞无神。过了良久,身边的小宫女月儿细声劝道:“娘娘还是先行起身吧,不然您的身子会吃不消的。”

那女子是微微叹气道:“本宫还要这副身子作甚,皇上早已嫌弃了本宫,本宫原以为皇上心里多多少少待本宫还有情意,谁知他却信了旁人的话,以为本宫做了恶事,将本宫困囚至此。本宫心中好是不甘。”

宫女月儿,眼中不住含泪道:“敬贵妃娘娘。”却再未发出一言。只是泪眼婆娑的看着她。

敬贵妃缓缓抬起头来,见到月儿的面容,只是淡淡挥了辉手,便适意她出去了。只余她一人在殿中。

她不禁回想起十余年前的时候,那时候她还只是一位普通官宦人家中的家养丫鬟,她的父亲只不过是府中的管家,她的母亲也不过是在府中的伺候老太太的丫鬟,这样寒微的出身,但命运待她终究还不算太刻薄,因为她的容貌是那般的绮丽美艳,便是由她贴身伺候的小姐徐氏小宛,也常常对镜自叹,幽幽道:“到底花月的容貌是比我美些。”

她闻了只是和蔼温恭的一笑,淡淡道:“小姐说笑了,奴婢怎敢与小姐相较呢。”她自然是不能与小宛相较的,毕竟她只是一个丫鬟,便是生的再美,日后也不过配个寻常的小厮便罢了。而小宛已经与肃成候定亲了,而肃成候便是当今皇上的侄儿,先帝景宗长子庄献太子的独子。若是因着庄献太子早逝,只怕他已然坐拥了天下。

而小宛待她终究是好的,虽说她的容貌不算一等一的出挑,但也算是温婉可人了,而善良与温和便是她最大的特点。即便是在做错事的下人面前,她也甚少疾言厉色。而对她这位贴身的丫鬟,更是宽厚的似亲姐妹一般。

便是这样的情谊,在小宛出嫁之时,执意要将她带在身边。夫人朱氏原本有些焦虑,毕竟她知道,花月的容貌到底是胜过小宛的,身边有个过于美貌的丫鬟,对于她的女儿到底是不妥当的。但小姐却是一意孤行,朱氏到底也是无法了。只能应允。便是这样的一通安排,使得花月日后的人生截然不同。或悲或喜,难以言明。

小宛初次嫁过去,询与她也算的琴瑟和谐,小宛的性子是那般的温和,而询也是极其淡雅的性子,随后不久,小宛有了身孕,花月只每日都在一旁伺候小宛,而询也渐渐才注意到了花月。毕竟询当时也不过只有十八九岁年纪的少年。而小宛看在眼里,也是知道询的心思,只是在一个寻常的午后,将花月唤到身边,只适意她伺候了询。

花月闻言一惊,只颤声道:“小姐,此事万万不可,侯爷乃是小姐的夫婿,花月只是一介婢女,高攀不上。”

小姐只淡淡叹了一口气,道:“询他如今极喜欢你,且询的性子是极好的,你若是伺候了他,咱们主仆日后也好有个依靠便是。”

花月只含泪道:“小姐难道不怨恨花月?”

小姐只淡淡笑道:“我恨你又有何用?我如今有了身孕,身子不便,且你又生的貌美,询注意到你也是应该的。”

花月再不多言,只是默默了半晌。

是夜,花月伺候了询,第二日,询便将花月收在身边做了侍妾,而小姐也在询的身边劝道:“如今她已是侍妾了,名字还唤作花月,到底不妥,妾身寻思着倒不如为她改个名字。”

询倒是温和一笑,柔声道:“且如小宛所言便是,改作“月华”如何。”

小宛只恬淡道:“如此甚好。”

自从小宛有孕后,喜事便接连而至,宫中盛宠优渥的纯献皇贵妃因思恋早夭的儿女忧思成疾,因病逝世,而当今圣上明宗再无别的男嗣留下,只是身边有一位公主与一位帝姬。皇贵妃葬礼过后,询便下旨收询为他的嗣子,隔月,便册封了询为太子。这样的喜事。自然是让小宛与月华都感到惊喜的。询被册为太子过后,不过三日,小宛便被册封为太子妃,而月华也被封为淑媛。

而册立太子不过两月,明宗皇帝便逝世了。询于灵前登基,册封了小宛为皇后。而身为淑媛的月华,被封为了昭媛。而小宛的身子也有足足五月了。宫中的太医都说皇后腹中所怀的是一位皇子。这样一来,小宛心中,只甚感心满意足,而月华不禁有些默默然的,只是望着自己的肚子时常一人暗暗惆怅。

在询登基后不过半月,先帝明宗的正宫上官氏即昭惠太后便下旨让她亲姊的幼女薛氏入宫,而询碍于昭惠太后的面子,在薛氏一入宫后便赐了她贤贵嫔的位分。

月华还记得与贤贵嫔薛氏初次见面的情景,只见她在椒房殿中向皇后请安,月华细细一扫过她的面容,只觉得她生的极是容色绝美。容貌之中兼有五分秀丽,五分娇俏。饶是月华自幼自矜貌美,非旁人能及,也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喟叹薛氏的容色委实不在自己之下。

小宛见了薛氏,只是淡淡一笑,言语对她十分客气。而月华虽说在宫外时便伺候了询,但因着位分不及薛氏,只得向着薛氏行礼道:“嫔妾给贤贵嫔娘娘请安,愿娘娘万福金安。”

贤贵嫔只娇俏笑道:“本宫进宫前便闻言说皇上身边有位韦昭媛生的貌美。今日见了果真不同凡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