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2)
洪尚仪只是淡然道:“昭惠太后倒是有心要扶持临海王做太子,且如今肃悯她只不在了,他和三皇子都是庶出,倒是已然没了嫡庶之别,且临海王自幼便是皇后娘娘您亲手抚养的,如今又算是长子了。论起名分来,倒是比三皇子更为名正言顺些。”
茯若只忧愁叹息道:“虽说是如此,但立太子还是要看皇上的心意,禧皇贵妃眼下这般得宠,且她又有统摄六宫之权,六宫嫔妃又有谁人能与她相争,且前朝的大臣咱们这边的人也多不得皇上器重,倒是昭惠太后的两位兄长还算颇得皇上的敬重。但他们的上奏皇上未必能听得进去,且说临海王的妻子又是上官安的女儿,若是贸然上奏,只恐皇上还以为两位大人有不臣之心。只是可惜了本宫的族人被贬居他处,唯一留在京中的兄长性子太过于仁厚宽和,且素来便是不得皇上重视的,昔日封他做太常少卿也不过只是看在仁惠太后的薄面上。如今因着张氏的挑唆,皇上对着本宫的母家倒是都厌烦了,他因着娶了静慧帝姬,才保住了他的官职,本宫只盼望他不要出旁的事才好。”
洪尚仪似乎想起一事,只是欢喜道:“若不是娘娘言语,奴婢还不曾说,那位宋希舟大人升迁到了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却是因着静慧帝姬有了身孕。皇上为了宽慰帝姬孕中忧思,便升了宋大人的官职。”
茯若闻言,眉头渐渐蹙起如山峰,沉吟道:“但那金紫光禄大夫到底只是个闲职啊,且说在朝中也说不上话。且说如今那张氏的伯父张炯便担任了要职,便是她的兄长张明伦,张泰安等人也都十分得皇上的信任,这朝廷中的要臣子几乎悉数都是她的党羽了。本宫闻言,那张泰安原本乃是泰州张氏,而张氏乃是出身德州张氏,两家原本只是同姓而已,却张泰安瞧着张氏得宠,硬是与她家连了宗。若是来日三皇子登基,张氏临朝称制,这天下随了张姓也未可知啊。”
洪尚仪只是细细思索道:“皇后所言也是昭惠太后忧心之处,她让奴婢来探望皇后,原是想着让奴婢告知皇后好歹在这行宫呆着,至少还留着皇后的尊位,便是来日三皇子登基,您的皇后未能被废,按着宗法律例你便是新帝的母后皇太后,到时候昭惠太后自会在朝中让朝臣向新帝上奏,让她接你回宫的。”
茯若托腮微微沉思,只是徐徐道:“若是当真有那日也倒还算好,只是依着那张氏的性子,费尽心思才将本宫撵了出来,怎肯随意让本宫回皇宫啊。怕是又要生出许多波折了。”
洪尚仪只是凝神道:“虽说有些波折,但若是娘娘当真能以此法回宫,你与昭惠太后两人进可制衡张氏,退也可唇齿相依。也总比让娘娘在这行宫了此残生要好的多。”
茯若只是闻了,只是淡淡一笑,出神道:“若是由着皇上眼下这般专宠于张氏,下一道圣旨来这行宫废了本宫的后位也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眼下之计唯有釜底抽薪而已。”
洪尚仪瞧着茯若的目光深沉而明了,良久,她长长的叹息了一声,道:“娘娘的意思是让皇上渐渐淡了对张氏的宠爱。”
茯若只是无奈苦笑道:“这事也不过是在此处说说而已,但又谈何容易,皇上专宠于她已有将近十年之久了。想必在皇上心里待得早已不比得寻常的妃子了。”
洪尚仪只是道:“只盼着那禧皇贵妃早些颜老色衰也好,如此一来,咱们也能心安了。”
茯若细细思索良久,只是对着洪尚仪道:“本宫想起那日本宫被送出宫的时候,在长乐宫外瞧着有一位小宫女模样的生的极好,细细瞧着都是有那张氏的几分品格。”
洪尚仪想了想,只是笑道:“那小宫女名叫清漪,乃是贴身伺候昭惠太后的。却不知娘娘提起她作甚。”
茯若只是冷声道:“兴许那个小宫女能解了眼下本宫与昭惠太后的困境。”
洪尚仪何等老练乖觉之人,只是知道茯若的心思,只是微笑道:“皇后之意奴婢明白,奴婢只当回去禀告太后,请求太后做主。”
随后,茯若只让人送了洪尚仪出去,手里拿起一串佛珠,只是缓缓念叨起来。
洪尚仪回宫后,只将此事告知了昭惠太后,那昭惠太后卧在榻上,闻得此言,只是冷笑了半日,道:“那宋氏不愧是乃是仁惠太后的侄女,她们姑侄两人都是一等一善于揣测人心,哀家将清漪放在身边,便是为了今日皇后的念头,没曾想,那皇后竟也算到了这一层。”
洪尚仪只是不安道:“那皇后的手段也当真是算的厉害,若是若是能让她回宫来,与禧皇贵妃斗上一斗,那太后在一旁隔岸观火,也算是美事。”
昭惠太后只是悠闲自得道:“哀家已在筹划此事了,只要清漪那丫头争气,不消多时皇后便能回宫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