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天诛国贼(1 / 2)

加入书签

吕武跟士匄和中行吴聊了不少,很多话不能明晃晃讲得太明白,能不能听得懂就很考验士匄和中行吴的智商了。

大体上也就那么些事情,比如这一场动乱之中哪些家族应该消失,以后阴氏、范氏和荀氏划定好势力范围,之后该做些什么就自己去动脑子吧。

吕武没有多么贪婪,话里话外以几个地方作为分界线,西边要了河西之地,东边以“断道”为界。

这样的话,大致上就是原历史上战国阶段,秦国跟赵国三分之二部分疆域范围,再加上魏国三分之一的疆域。

听懂了的士匄大口一张,“绛”以南,“虞”以东,“黎①”为界,“宁”以西,全部归了范氏。

感到极度震惊的中行吴犯了迷糊。

阴氏和范氏那样一搞,荀氏和中行氏在划定区域的封邑怎么办?

其实还能是怎么办,中行吴有没有开口,阴氏和范氏都会从其它方向进行补偿,差别无非是中行吴要不要主动一些争取额外权益。

如果他们三家确认那么分,范氏则会是以一个韩国加魏国部分疆域的开局,荀氏则是吃了阴氏和范氏不要的魏国、赵国各自地盘。

那样的局面之下,荀氏没有向东扩张,会是一个分晋三家中最弱的那个。

而单纯从瓜分晋国的角度来看,阴氏并不是占最大便宜的那一个家族,范氏才是。

原因并不复杂,不要光看获得的疆域面积,需要了解农耕环境以及经济方面。

范氏拿到手的地盘,大部分都是开发很完善的农耕区,他们还会占据着中原的交通要道。

从另一方面来讲,处在一个四通八达区域的范氏,他们要是强大当然能够四处出击,免不了也会有遭到四面围攻的格局。

阴氏这边选的是可攻可守的战略要地,至于农耕情况只讲究愿不愿意开发,一旦开垦完成不会缺了产粮区。

他们怎么选并不以自己的最想要的那一些,还是看当前家族的势力范围而论。

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释,阴氏不会丢了“阴”地,范氏也绝不愿意将“范”交出去,作为小弟的中行吴前一阶段能保住“荀”地。

有那么一个“前一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三家分了晋国,不能一下子将晋国给灭了,要留下一些地盘给晋国的公族,算是一块“祭祖”的血食之邑吧。

吕武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人家秦国花了两三百年的时间才有那个局面,阴氏开国就是那样的格局,少流了多少血,是吧?

接受大量信息的士匄和中行吴走了,他们必须回家去开大会,好好地梳理今天得到的信息,再弄出自己想要的发展策略。

等了很久的魏绛和赵武、羊舌肸联袂求见吕武,并得到接见。

羊舌肸代表国君讲话,要求阴氏在丧期结束之后,聚兵听从国君的吩咐。

“何处诸侯犯我?”吕武问道。

要打国战吗?没有听说哪个列国入侵晋国呀。

羊舌肸与魏绛、赵武用眼神交流了几个呼吸的时间。

赵武说道:“范氏步郤氏后路,焉能不亡?”

范氏亡不亡不好说,赵氏没有得到外援撑不了几个月倒是真的。

“范氏不尊君上,攻我国族,有不当人臣之实,请元戎明察。”羊舌肸只能这么说。

赵武紧随其后,说道:“我无罪,不欲置换封邑罢了。范氏既能攻我,赵氏今日,乃何人之明日?”

吕武看向魏绛,询问有什么要说的。

时至今日的阴氏还是没有出兵攻打魏氏,连带阴氏的小弟解氏也在看戏。

是不是能解读为吕武还是给魏琦面子,才没有加入到围攻魏氏呢?

魏绛说道:“范氏之大,国中唯一。其大,占膏肓之地有四,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这是真话。

范氏的封地本来就很多,晋国不多的产粮地范氏占了起码四成,并且有着多个人口超过十万的聚集城邑(含周边)。

合适么,合理么,没有王法了呀。

既然范氏那么肥,还等什么呐,操家伙上,抢地、抢钱、抢娘们啊!

所以,他们眼见对吕武讲礼法,吕武的反应比较平淡,开始讲利益了呗?

晋国一再上演内乱,干的事情都是排排坐分果果,历史循环的次数已经有三次了。

换作是吕武没有要搞“化家为国”的事情,必须说弄死范氏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比较关键的问题在于,吕武思来想去独吞晋国会非常勉强,搞到后面肯定会被某个诸侯国摘桃子,还是决定选择最稳妥的那个方案来。

“你等若成事,我自无不可。”吕武看上去一副心动了的模样。

羊舌肸很蠢地问道:“成何事?”

吕武就“呵呵”了两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