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争锋相对(1 / 2)

加入书签

很显然,朝廷拨下来的银两,大部分还是用在这座大堤上了。

只是,这座大堤平时看着坚不可摧,但面对洪水时,它极有可能不堪一击。

与所有容易决堤的河流一样,河口最大的问题乃是天河。

什么叫天河?也就是河面比两岸要高出一截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呢?

道理很简单,古人治水的方法很单一。既然河水泛滥,淹没庄稼农田,危及百姓性命,那就把河堤修建得高高的,挡住泛滥的河水就成了。

方法没错,但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

河口的河水和黄河水一样,含有大量泥沙。

这样的河水流过河道之后,大量的泥沙会沉淀于河底。

故,每年河口之水都在上涨。

为了防止河水决堤,大堤势必也要往上垒。

这样一来,河面越升越高,大堤也越修越高,而两岸的高度却数十年不变。

如此,河口之水就变成了一条高于地平线的天河。

而能挡住这条天河的,只有两岸的大堤。

试想一下,你盖房子,是盖一层坚固呢,还是盖一百层坚固?

不是质量的问题,很有可能也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大堤的高度已经达到了极限。

这种情形下,遇到干旱时倒还好,但一到夏季,冰雪消融,暴雨连连,大堤便随时随地都有决口的危险。

一旦决堤,河口城的数十万百姓的生命财产,便会顷刻间毁于一旦。

现代有钢筋水泥混凝土,都无法保证不出现决堤,更何况是在落后的古代?

因此,每年河口之水都会泛滥,大堤便年年修补。

最后,就变成了今日的模样。

纪青灵沿堤走了五里,就看见了十几处小缺口。

缺口不大,看上去也就是一两米的榻陷。

但她却知道,这样的缺口,一旦遇到大洪流的侵袭,将会是什么样的灾难。

大堤上到处都是抗洪修堤的人,有老百姓,但更多的却是士兵。

这种情况让纪青灵的心有些雀跃。

不管沈墨白现在是不是正常失忆,至少,他的良知未泯。

至少,他没有将三十万大军全部用到平叛上,而是分出部分兵力,甚至全部兵力,投入到了修建大堤上。

这样,她便没有爱错人。

至少,这个男人,依然是顶天立地的神。

当年我国取得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时,纪青灵还小,但当时轰轰烈烈的场面,她却记忆深刻。

她不是水利专家,但却知道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将河口城数十万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这么一座大堤上,绝对是不明智的做法。

上游和大部分中游不在河口城界内,纪青灵只是查看了部分中游和下游。

然,便是这样走下来,天也黑了。

一行人重新回到河口府衙,心照不宣地聚集在前厅,不看沈墨白,却皆望着纪青灵。

沈福临的身份不同于常人,最先开口道:“青灵姐姐?你看这水要如何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