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乱世俏佳人(12)(1 / 2)
办学校的事情,并不难办。青筝要办的,又不是大学,手续并没有太多。
再加上青筝不差钱,又有上流社会的人脉,很快,手续都办下来了。
校址也不难找,这年月,有钱什么事情都好办。青筝是想让学校能够一直办下去的,因此,最开始,就没有将就的意思。买了一大块地,足足有三百多亩,找了著名的华人设计师设计图纸,手续办下来后,很快就开始施工建设。
办学校并不是青筝头脑一热的冲动决定,在国外的时候,她就一直在想着了,设计图也正是那时候就找人做的,所以才是那么快的完成。只是当时还不知道具体能买到多大的地方,真正买下地后,只做了些细微的修改即可。
学校建得很快。一是,青筝自己着急,雇得人多,同时有上千个工人一起开工。二呢,是她收留的那些人,虽然都已经被青筝安排在了各处工作,但是人们都非常自觉的,在空余时间自动自发的到工地义务帮忙。
还有各种社会人士,在知道了青筝在建学校之后,也是各展所长,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学校并没有建得多么花哨,一切以实用为主。风格算是中西合壁,虽然青筝本人更喜欢中式的,但她还是选择了尊重设计师。
校园里并没有多少亭台楼阁,除了必要的点缀,都建成了校舍,校区分成了小学部与中学部。小学部还是以基础教育为主,占地相对小一些。一多半的地方还是中学部。还有各种实验室,实习车间,实际操作间等等。
与校园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是学校的宿舍区和家属区。青筝是做慈善的,条件自然差不了,生活区各项设备设施虽然比不了市区中的高级区域,但既使是中等的小康之家,见过生活区的条件,也是羡慕的。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教学楼就建得差不多了,宿舍也建好了大部分。阎太太说到做到,与青筝谈过之后一周就入主的学校,之后更是发动了自己与阎先生的几乎全部人脉,请来了几十名素质非常的教职人员。
架子有了,学校就先开课了。剩下还没有建完的部分,接着建就是了,并不影响教学。
生源是不愁的。
青筝穿过来三年多,生意开始有大笔的收入两年多,建的各种慈善机构已经有几十个,收留的孤儿和难民儿童不下千人,除了杭州那边的,在上海也有三四百个孩子需要上学的。
不光是学龄的儿童青筝提供了免费的就学和吃宿,还有一些想学知识的成年人,只要交一点象征性的学费,学校也都接收。
青筝为了学校的事情忙忙碌碌,再加上生意上的事,国内国外的都有。光是私人助理,秘书,已经配了六个。连刘经理,朱经理他们都忙得要每个人带几个秘书还每天不够时间睡觉的程度。
实在是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努力赚钱,都不够花的。
也实在是,赚钱的生意太多了,青筝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给她用才好。
战事告一段落了,国内又有了短暂的部分地区的和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