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丘吉尔的疑惑(续完,晚上还会再写一章 )(1 / 2)

加入书签

作为“新兴”的宗教力量,萨菲罗斯教诞生至今已有十年,这个有“神术”有资本有靠山的宗教,这十年来在欧洲尤其是在西欧发展得极为迅猛。《除了被英吉利海峡隔绝,加上新教势力在英国本土对萨菲罗斯教严防死守,甚至动用官方力量干涉其传教,所以萨菲罗斯教在英国的传教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英国情报部门很早就对这个突然出现在的德国的邪(蟹)教组织发生注意,并多次派出特工进行暗中调查。

然而调查结果却并不出人意料,调查此事的特工的答复是:这个宗教的组织者,是一位出色的魔术师,擅长光影魔术,并拿到了不少相关的证据。

因为这个结果,英国政府放松了对这个宗教团体的深查,只是禁止其在英国传播。

但是随着希特勒上台,以及中国事件,越来越多的事件都表明了萨菲罗斯教和发生在德国、中国的一系列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希特勒的上台离不开这个宗教的背后支持,现在的萨菲罗斯教在德国几乎成了国教。在官方的有意打压下,其他的宗教力量的发展都受到了严格的抑制,焚蒂冈教皇也因此和德国关系闹翻。而中国事件的后背,那个萨菲罗斯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所谓“玄武教”就更不必多说了。

重新开始注意起萨菲罗斯教后,英国政府的情报人员在调查之下,得到了更多的情报。只是这些情报的内容,就象“四万吨的沙恩级”一般,往往荒谬得“违背”常识,让人难以相信。

比如,萨菲罗斯教是双神教,可以凭空出现和凭空消失的两位“神明”,就很让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接受——如果这事是真的话,那么从来不在人间“现身”的“上帝”该怎么处理?真的信了这一点,那后果往往就是,信这事的人会变成他们的信徒。就好象现在欧洲大陆那一大票越来越多的该教的信徒一般。

这种宗教式的神经兮兮的东西也就罢了。希特勒在露出其真面目之前,整个的欧洲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神经兮兮的疯子。萨菲罗斯教在德国大盛后,德国也越来越变得象个“神经兮兮”的国家,尤其是军舰下水时。总要搞出一些神怪事件来“吸人气”。

当时英国媒体嘲笑的说“欧洲的传统在德国——中世纪的传统”。称德国越来越象个宗教国家。

沙恩级两舰开始建造时。关于这两艘军舰的“神话”传说就不断地传出。

建造两艘沙恩级战列舰的船厂附近的酒馆里,总能听到船厂的工人喝够了啤酒后在吹牛说“两舰有神明保佑,被加持了神力魔法。铺设龙骨时既不需要铆接也不需要焊接云去”。

这还只是有限度地“吹牛”,更夸张的说法也有,比如说被施了魔法的沙恩姐妹舰的龙骨大梁,一个工人一只手就可以举起来。此外还有这两舰可以轻易跑上四十节,甚至还能潜水之类的。

建造一艘数万吨级别的大型战舰,直接参予的工人数量是数以百、千计的。从一开始林汉和汉娜这过程难以做到完全的保密。造舰中出现的那些非人类的手段想要不传出去是不可能的。

所以按林汉的想法,那就反其道而行。

脸上长了麻子,涂脂抹粉藏起来,并不是最明智的作法。最好方法一是把脸放到强光探照灯下,大家的眼睛都被探照灯照得睁不开了,哪有可能看到那些麻子?另一个办法就是叫这个麻脸的人画上京剧脸谱上台唱戏,五彩的油墨一抹,什么麻子都看不出来了。

沙恩两舰建造过程中,德国人在保密方面就是使用这样的手段:把水搅浑。龙骨一体化的秘密要保住不容易,那就把他们混在一起更离谱的说法里有意地对外宣传出去,大家否定那些离谱的说辞的同时,也一并殃及池鱼将“龙骨一体化的真象”也一起否定了。

这种手法就和先前对沙恩姐妹真实性能的保密手法相似,从前萨菲罗斯教传播时,也是用过类似手段,真真假假地混杂着使用,以掩盖自己的“神明”是“真神”的事实。在过去的几年里,英国的情报部门就是被这种手段弄得晕头转向。

丘吉尔叫来军情五处的人,叫他们多收集和萨菲罗斯教有关情报,以及加强对这个宗教的渗透。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德国通过萨菲罗斯教在英国的影响进行间谍活动,另一方面却是他开始有些信了那些“离谱”的说法。

神明,可能是在地球存在的,而且他们正站在德国人和中国人那边。

这是丘吉尔不敢对情报部长说出来的话。

这几年萨菲罗斯教越来越高调的表现,还有英国情报部门从各方面收集来各种情报和传闻,已让丘吉尔隐隐地感觉到,确实有一股特别的力量,在暗中影响着各国的政治,而且这股力量是站在大英帝国的对立面。

首先让丘吉尔怀疑的人,正是站在最前台,表演得最为嚣张张狂的林汉。林汉那非人类的“武力值”,一直是各国的医学家苦思不得其解难题。而在林汉身上,关于他是“神明转世”的传说也一直长盛不衰,只是他本人从来不承认这点。

而和英国海峡相隔的德国,同样也有类似的“存在”。林汉和汉娜影响操纵中德这两个国家,两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人“注意”是迟早的事。

送走情报部长后,丘吉尔一人坐在桌前,独自抽着雪匣,思想陷入沉思之中。他的秘书兼打字员玛姬.霍尔普走进屋里,打开窗户。让弥漫了整个房间的烟气释放出去。随后玛姬小姐给他端上了一杯咖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