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 背后策略组(1 / 2)
大风呼啸而来,现场的观众很很高兴,因为这缓解了夏季的炎热。
只是这里面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环湖的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刮大风,对于正在举办的F1赛事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着赛道旁树木的剧烈摇晃,甚至时不时有些落叶,直接在赛道上空飞舞而过。这一瞬间张一飞明白了,为什么科塞尔会选择高下压力的调校,因为强烈的空气流动,将会对赛车气动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
对于F1赛车来说,能开多快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马力多少,抓地力跟稳定性,才代表着赛车的极限速度。所以增加下压力所带来的那一点阻力,在稳定性面前不值一提!
不过哪怕就是如此,张一飞还是感觉到JS53赛车在侧风的吹拂下,行驶路线有着些许偏移。
这种偏移幅度不是很大,甚至可以用细微来形容,只有一两厘米的样子。除了车手本人外,几乎外人是差距不出来赛车有路线有任何的变化。
但是一两厘米对于F1赛车来说,可能就决定弯道是能顺利通过,还是因为这点误差撞在防护栏上面。加强过赛车下压力的张一飞,都出现了这种轻微的路线偏移,其他赛车就更不用说了。
特别是那些刚换胎出站的,直接陷入了一个无比纠结的选择,是再次进站调校,还是就这样硬顶着赛道大风,直到下一次进站或者比赛结束?
硬顶就代表着风险,高速过弯一旦遇到乱流,没有足够的下压力就会打滑失控。但是选择进站调校气动套件的话,加上维修通道的时间,至少要浪费5到10秒。
这个时间损失,对于很多车手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大多数都选择硬抗。毕竟F1赛车的气动设计足够优秀,出现侧滑失控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而且更重要一点,就是F1车手,其实在潜意识中都对于自己的驾驶技术,有着堪称绝对的信心,他们认为自己能操控一切!
此刻张一飞前面的车手,并不是基米或者蒙托亚,而是一个他之前没想到的车手,却跑到了前面,这名车手就是弗伦岑。
第二圈弗伦岑就因为跟法拉利车手巴里切罗的碰撞,直接成了吊车尾车手,消失在前排的竞争队伍中。
张一飞甚至已经把这名车手给忘记了,想着这场比赛,除非自己也掉到后面去,否则应该是看不到弗伦岑了。
确实张一飞掉到后面去了,但问题是他并没有在末尾车手中,再次遇到弗伦岑。而是追上了一大波对手,再次杀入前十之后,他看到了排位第七的弗伦岑。
第二圈就吊车尾,硬是在二十来圈的时候追到了第七,这比张一飞从第13杀回来,还要震撼许多。
果然很多时候,老将看似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但是丰富的经验跟对赛道的熟悉度摆在这里,只要给他们找到机会,就有翻盘的可能性。
不过对不起,张一飞不想给弗伦岑翻盘的机会,长江后浪推前浪,实力不济的老将,终究会被更强的新人淘汰,这就是竞技体育的丛林法则!
所以借助着高下压力的优势,张一飞面对大风天气,还能保持相当不错的速度,并且赛车的操控难度,也要小于很多车手。
弗伦岑就没这么舒服了,赛道的大风让他操控赛车变得很困难,甚至过弯时候一些走线,他已经出现二次调整方向盘的动作,避免因侧滑而导致的转向不足。
面对这种状况,弗伦岑还算是比较有经验的,速度没有慢下来多少。而一些新人车手,更多是采取减速或者进站调整来应对。
但是弗伦岑还是从后视镜里面,看到了逐渐逼近的张一飞,而且速度比他想象中更快,丝毫看不出有任何天气因素的影响。
“好快!”
弗伦岑脑海中冒出这个想法,中国新人的速度,真的有点超乎他的预估。
要知道作为老牌车手,哪怕新人表现的很强势,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不会把新人当作自己的主要对手。
一方面是心理因素,没有哪位老牌车手,愿意自降身价,把自己放在跟新人同一档次,这相当于承认自己就是个菜鸟!
另外一方面,就是绝大多数新人,进入到F1里面的表现都不怎么样。不要看到一个基米能快速站稳脚跟,就认为所有新人都可以如此。
其实F1车手的更换率相当低,大多数新人根本达不到顶替、甚至是淘汰老牌车手的实力。他们只能像马奎斯、贝尔诺尔迪、熊龙这样,默默无闻的跑一个或者几个赛季,然后被F1淘汰。
所以直接把关注度放在没有展现实力的新人身上,也是一件相当愚蠢的事情,还不如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自己跟研究主要对手上面。
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不同,张一飞用着极快的速度“杀”到自己身后。无论是为了排名,还是为了老牌车手的荣誉,弗伦岑都不允许被张一飞给轻松超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