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江湖人(1 / 2)
“你可知,就凭你这句话,你死十次,也一点都不冤。”
郑凡默然而坐,倒是没故意做出什么慌张的情绪。
没那点政治敏感和对靖南侯的了解,郑城守也不敢刀尖上跳舞。
大燕和司徒家默契地维持和平,往高尚的角度来说,是燕国敬重司徒家为大夏诸国抵御野人侵袭所以特意抬了一手。
而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那就只能是三巨头之中,有人身体出了问题,且这个人身体出问题时,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决策。
也就只剩下,
陛下了。
田无镜似乎只是点到即止,且没有打算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深入下去,转而道:
“你对此时的晋地局势如何看?”
郑凡马上回答道:
“侯爷,原本三晋之地应该会极为混乱,我大燕想将其彻底消化,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眼下司徒家的大成国建立,相较而言,算是帮我们分割了三晋。
这一次三晋之地动荡,诸多豪强纷起,看似大有野火燎原之势,但皆是虚火,我军哪怕隔岸观火,它烧着烧着也就灭了,且算是一劳永逸地将这些心存异心不服管教者,都拔了出来。”
“光看,可不行。”
“是,侯爷说的是,末将的意思是,先看着,等他烧到最旺时,再着手扑火,也不用太用力,毕竟这火再虚,一不小心烫到了手也不好受。
慢慢扑,慢慢赶,慢慢引,最后,这些火苗自会卷入司徒家境内。”
“此般岂不是助涨了他司徒家的气势?”
“不然,侯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边的豪强大族,他们之所以能营造出这般势头,和当初咱们大燕境内的门阀很相似,无非是靠着地头上的人望罢了,而一旦他们离开了故土,去了新地,一如鱼儿离开了水,则将沦为流民,不仅仅是不复先前气焰,反而会沦为累赘和负担。”
“你这见解,确也不错。”
“侯爷谬赞了。”
“就是淮南郡和淮北郡,又或者是这淮,是河流么,到底在何处?为何本侯从未听说过?”
“…………”郑凡。
“罢了,不琢磨这个了。”
田无镜站起身,郑凡忙跟着一起起身。
“郑城守。”
“侯爷,末将在。”
“从你翠柳堡离开后,到如今这步田地,你可曾后悔过?”
“回侯爷的话,悔得肠子都青了。”
“呵。”
“也是末将贪心,想着既然要去晋地赴任,那就和晋皇先打好关系,日后再怎么着也能有个照应,谁晓得………”
“郑城守,你是笃定了本侯不会怪罪你,所以你对本侯是这般口无遮拦?”
身为燕将,居然事先想着和晋皇暗通曲款,这简直就是其心可诛。
“还不是侯爷您惯的。”
郑城守借棍上爬。
“你是个人才,所以本侯才会惯着你。”
“是,良禽择木而栖,在侯爷手下,心里敞亮,也痛快。”
“不过本侯倒是有一句话,想要提醒你。”
“还请侯爷示下!”
“你是燕人不是?”
“是!”
“你是燕将不是?”
“是!”
“大燕可曾负你?”
“未曾!”
“若是大燕不负你……”
“那末将绝不负大燕!不负侯爷!”
“记着你这前半句话。”
“末将铭记在心。”
靖南侯面色平静地看向窗外,入夜了,外头,也开始下起了雨。
此时,在乾国南部,冬季已经算是过去了,春日的气息已然很是浓郁,但晋地和燕国都位于北方,这冬天,自然也就更长一些。
所以,燕晋之地文风不盛,也不是没有道理,一年四季,冬季最为漫长,不似乾国那边,大部分地方都四季分明。
无法看到足够的春花秋月,自然养不出真正的诗人。
但有时候,日子过得太舒坦,反而容易把人的骨头给整松软喽。
靖南侯抬起手,
道:
“郑城守听令!”
郑凡马上单膝跪下,诚声道:
“末将在!”
“着你速速收整部下,抽取一千精骑,子时之时,随本侯所用。”
“末将遵命!”
接完令后,郑凡站起身,腆着脸问道:
“侯爷,这是要打谁?”
“谁刚刚打了你,我们现在就去打谁。”
“打晋军?”
大成国建立,三晋之地,眼下唯一还能被暂时称之为晋军的,其实也就是京畿之地的虞氏兵马了。
虞化成到底还没被大成国册封,名义上,他以及他的部下,眼下仍属晋军,哪怕他们前两日正准备将屠刀落在自家皇帝脖颈上。
“如何稳定三晋局势,朝堂上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思量,但本侯也有本侯的思量,朝堂上那帮人的话,可以听听,但不要影响自己做事。”
“那他们先前……”
“他们退了,并非看我田无镜的面子,而是不敢在此时对本侯出手怕触怒我大燕;
本侯就站在他们面前,他们自己不敢来杀我,本侯难道还要去感激他们不杀之恩?
此地,已然是燕土,
哪有他们想来就来想打就打想走就走的道理?
郑城守,本侯很欣赏你,但有一点,本侯觉得是你欠缺的,身为武将,得有狼性,可以暂时退却,但退却不是为了保存自己,而是寻求咬断对方脖颈的契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