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5章 寇季没飘,寇氏先飘了(1 / 2)

加入书签

满朝文武,望着祭台上那孤立的身影,缓缓跪服在地。

太庙祭祖,满朝文武是需要跪服的,谁也不例外。

赵祯一个人站着。

要多霸气有多霸气。

待满朝文武跪服叩拜以后。

赵祯再次开口,“自朕继位以来,夙兴夜寐,勤勤恳恳,在诸位爱卿的辅佐下,征西域、灭西夏、定大理、复燕云、扫辽国、覆高丽。

而今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我大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朕当犒赏功臣,表彰其功。”

赵祯说完这话,目光在满朝文武脸上扫了一圈,喝道:“宣旨!”

陈琳领着一众小宦官,捧着一卷卷黄卷,迈着小碎步出现在了祭台下。

陈琳在向天地一礼,向赵祯一礼后,才拿起了一卷圣旨,高高的举过头顶。

“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上前受封!”

寇季对天地一礼,对赵氏祖宗所在的地方一礼,对赵祯一礼,缓缓上前。

陈琳在寇季上前以后,展开了圣旨,宣读道:“诏曰……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自出仕以来,为我大宋屡建奇功,斗奸邪、平叛乱、复失地、开疆土,功勋卓著……

赐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入昭勋崇德阁,位列第三……

赐王爵一等,号韩……

赐封韩地……

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永镇韩地……”

赵祯册封寇季的诏书很讲究,寇季功劳虽然高,称之为大宋开国以来第一功,也不为过。

但是赵祯再赐寇季入昭勋崇德阁的时候,只将寇季列在了第三位。

因为文臣第一位是寇季的祖父。

寇季身为人孙,在挂像的地方,不可能挂在寇准之前。

武臣第一位是高怀德。

那是太祖太宗两朝公认的开国第一功。

赵祯将寇季列在高怀德之上,容易被人说闲话。

所以赵祯将寇季列在了第三位。

至于韩地,并非是战国时期的韩国旧地。

而是高丽。

在东汉的时候,中原便称呼高丽为韩地。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记载: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

所以赵祯诏书中此封的韩地,便是高丽。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王爵一等。

王爵一等那可是亲王爵。

亲王爵是王爵最高的一等。

其次是嗣王。

再次是郡王。

要知道,在此之前,大宋只有皇族,并且皇族中极少数人,才有资格获得亲王爵。

异姓获封亲王的,一个也没有。

不仅活着的异姓没有,死了的异姓也没有。

满朝文武在听到了赵祯封了寇季为亲王的时候,无一不惊。

即便是寇季自己,也十分震惊。

一则是赵祯居然给了他一个亲王。

二则是赵祯居然将王爵封到了他头上,而不是寇天赐。

寇季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大致明白了赵祯的心思。

赵祯应该是想先将王爵放在他头上,然后等寇天赐和宝庆成婚以后,再让寇季将王位传给寇天赐。

赵祯可是将寇季当成亲兄弟看待的。

又怎么可能让寇季拼死拼活搏来的王爵,让寇天赐一个人独享。

寇季在陈琳宣旨以后,深吸了一口气,冲着祭台上的赵祯缓缓一礼,沉声道:“亲王非皇族不授,臣不敢领受,还请官家收回成命。”

赵祯封王,已经成了定局,寇季没办法阻止。

但是赵祯封异姓亲王,寇季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阻止一下。

亲王爵,寇季也当得起。

但是寇季觉得,亲王和嗣王对他而言,都是一样的,又不会影响他的封地。

赵祯没必要开此先例。

若是赵祯的继任者借此先例,将亲王像是大白菜一样许出去。

那可就不好看了。

毕竟,史书上,宋徽宗封童贯为广阳郡王,成了徽宗朝一大笑柄。

满朝文武听到了寇季的话,神色各异。

其中大部分人觉得寇季识大体、知进退,并没有居功自傲。

还有一小部分人,怀着其他心思。

但是赵祯和寇季都没有在意。

赵祯盯着寇季郑重的道:“亲王爵,你受得起。”

寇季坦言道:“官家不该开此先例。”

赵祯思量了一下,道:“降一等……”

寇季深深一礼,“多谢官家厚爱。”

赵祯没有再言语。

陈琳将圣旨交到了寇季手里,同时从身后的小宦官捧着的盘子里,取过了一个盒子,双手奉给了寇季。

盒子里盛放的,便是属于寇季的韩王玺。

寇季领受了旨意和韩王玺以后,再次向赵祯施礼。

“多谢官家隆恩。”

寇季拿着旨意和韩王玺后退了三步,缓缓回身。

满朝文武齐齐躬身施礼。

“参见韩王!”

寇季高声道:“免礼!”

满朝文武起身以后,寇季退回了自己站的位。

陈琳再次拿出了一卷黄卷,奉过了头顶。

依照之前行过的礼节,行了一遍以后,高喊道:“同知枢密院事种世衡上前受封!”

种世衡学着寇季之前的礼仪,行了一遍礼,缓缓上前。

陈琳展开了黄卷,高声喝道:“诏曰……同知枢密院事种世衡,自出仕以来,为我大宋屡建奇功,立清涧、平西夏、征大理、定河西、复燕云、征辽国、灭高丽,功勋卓著……

赐同知枢密院事种世衡,入昭勋崇德阁,位列第十……

赐王爵三等,号东阳……

赐封东阳……

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永镇东阳……”

王爵三等,便是郡王。

自此以后,种世衡便是大宋的东阳郡王。

封地东阳,并不在大宋内部。

而是在海外。

阳是赵祯为倭国新起的名字。

东阳,便是倭国东部。

种世衡听到了赵祯将自己封到了东阳,疑惑了好一阵子,也不知道东阳在何处。

但还是规规矩矩的领受的旨意。

然后受了满朝文武的参拜,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后受封的,并不是高处恭和朱能。

而是刘亨。

“……”

“赐遣倭使刘亨,入昭勋崇德阁,位列第二十一……”

“赐王爵三等,号西阳……”

“赐封西阳地……”

“……”

“赐枢密副使朱能,入昭勋崇德阁,位列第十四……”

“赐王爵三等,号西伊……”

“赐封西伊地……”

“……”

“赐祥符侯高卫昭,入昭勋崇德阁,位列第二十四……”

“赐王爵三等,号燕山……”

“赐封燕山地……”

“……”

“赐镇北军大将军杨文广,入昭勋崇德阁,位列二十七……”

“赐公爵一等,号燕……”

“擢升枢密副使……”

“……”

“赐永兴军大将军狄青,入昭勋崇德阁,位列十三……”

“赐公爵一等,号辽……”

“擢升同知枢密院事……”

“……”

“赐永宁军大将军陈尧咨,入昭勋崇德阁,位列二十……”

“赐公爵一等,号谯……”

“……”

陈琳一道道的宣读着旨意,受封的人在场,便由受封的人领受,受封的人不在场,自有宦官和御前卫,跨马去送旨意。

陈琳宣读了足足数十道旨意。

大宋一瞬间多了五位活着的异姓王,多了四位一等公,十三位二等公。

二等公以下的爵位,吕夷简早就在保州的时候封过了,不然更多。

随着陈琳宣读完了最后一道旨意。

大宋的武勋团体,一瞬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即便是开国功臣,也没办法跟他们相比。

因为他们有五个活着的异姓王,其中一个还是二等嗣王。

武臣们一个个振奋的难以自持。

文臣们一个个神色复杂的盯着武臣。

文臣们眼中有羡慕、有嫉妒、也有不屑,唯独没有忌惮。

因为在太庙里的所有人都清楚。

此次受封的王爵,随后都要举族迁移出大宋,此生非帝召,无法再踏入大宋,对他们没有任何威胁。

寇季封在了高丽,大宋最东边的地方。

种世衡封在了倭国,大宋最东边上。

刘亨也封在了倭国,跟种世衡共分了倭国。

朱能封在了西域,封地就在沙州外的西州回鹘。

在寇季等人率军离开了河西以后,留在河西的陈尧咨,先后占据了西州回鹘的大批疆土。

朱能的封地,就是陈尧咨占据的那些西州回鹘的疆土。

高处恭幼子高卫昭的封地,则在大宋最北边,大宋在占据了辽国的西北路以后,将辽国的西北路改为了两府。

其中东府为古蒙。

西府为燕山。

高卫昭的封地就在燕山府外。

五个人的封地中,高卫昭的封地是最大的,也是最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