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景象级复刻(1 / 2)

加入书签

李贤当然知道台上那个朱文圭,不过是个样子货罢了,落印都没他的份儿。

他看着朝堂上的众人,眼神在所有人脸上挨个扫过。

这群人都是南京留都的诸多臣子,他们杀死了和他同名的丰城侯李贤,若非还有一点点良心,丰城侯的妻儿决计跑不脱。

朝堂上分为了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各个担心被大皇帝砍掉脑袋的亲王,他们只派了长史。

第二部分是江南势要豪右之家的代言人,他们是在大皇帝新政过程中,利益受害最大的一部分人,他们本身依托挂靠田亩,走私贩私起家,现在皇帝要他们交税了,他们不乐意了。

第三部分则是因为会昌伯联袂而来的勋贵,比如贵州总兵官靖远伯王骥、两广总兵官安远侯柳溥、湖广总兵官保定伯梁珤、张辅的两个弟弟、两个外戚恩荫世袭的彭城伯和惠安伯等人。

这些人握着军权。

李贤这些日子一直在想,这群人到底要什么,想了许久,他终于想明白了。

“会昌伯,在我说我的安国十策之前,我有话问你。”李贤找到了最关键的那个人,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由会昌伯孙忠才联袂到了一起。

这里面拿主意的人,就是孙忠。

孙忠睁开了眼睛说道:“哦?李尚书有问题尽管问。”

孙忠就怕这李贤出工不出力,收了好处却不办事,这不是官僚的秉性吗?但是李贤显然并非如此。

李贤大声的问道:“会昌伯,今日齐聚一堂,安知我们造反,是造的谁的反吗?”

孙忠深吸了口气,他压根就不想造反!

若非自己的儿子惹是生非,他在山东最少可以当个富家翁。他看着大皇帝如日中天,打算把所有的鬼蜮伎俩收起来,等到天阳落山之后,让儿子继续干就是了。

但是他儿子反了,他能怎么办?

他只能帮着儿子,把这个谋反做成了,否则会昌伯府连个坟头都没有。

他派到京师的所有人,根本联系不上孙太后,显然他的那个女儿,已经打定了主意和孙家分道扬镳了,对他们的事儿已经不闻不问。

哪怕是请到太后一道靖难的懿旨,现在也不至于被动到这种地步。

一个被废了五十年的太子府,坐在监国位上。

但是请不到就是请不到,强劫稽王府的人,全都死了或者直接被抓,在京师多年的经营,已经完全毁于一旦。

虽然孙忠看似老神在在,但早就慌的一塌糊涂了。

孙忠十分平淡的说道:“是一个庶孽僭主,但是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甚至可以称得上英明的君王。”

孙忠对大皇帝的能力是极为认可的,否则他私底下也不会一口一个大皇帝了。

这是南京的奉天殿,站在朝堂上的都是造反的人,孙忠没有扯虚的,差点就说,那是个英明神武的陛下了。

咱们造反,是特么的吃饱了撑的!

这奉天殿上所有人都该死,唯独他们会昌伯府一家,在造反之前不该死,他连山东孔府的生意都不做。

但是他那个该死的儿子,带着会昌伯府向着地府而去!

李贤点头说道:“很好,承认陛下是英明的就好了。”

李贤一转身,大声的说道:“既然打开天窗说亮话,那我们就好好说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在四祸齐出之后,快速平定了四祸的君王!”

“而且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把朝政理顺,让京营恢复了实力,开边辟土千里,张我大明国威!”

“行事有度、进退有据、颇有分寸,身边又无数贤臣辅佐的明君!”

“那帮朝臣天天骂的亡国之君,是真正的明君!”

“我们首先要承认对手的强大,而不是被一张我们自己写的,狗屁不通的文章,一叶障目!”

“京营二十四万兵马,十二团营,当世能战者悍将有二,石亨、杨俊。”

“所有的庶弁将在讲武堂进行了为期一年学习的天子门徒,所有的掌令官都是在讲义堂学习了一年的天子门生!所有的军卒都是枕戈待旦,训练了三年的精锐!”

“我们,现在为什么还活着,还能喘气儿!还能说陛下的不是!”

“是因为大皇帝陛下刚打完了河套,疲兵无法再战,陛下要摸清楚我们多少人,然后一拳,只需要一拳,把我们锤死!”

“那是是一支在京师之战中,击退瓦剌!是一支在渠家、甚至在场某些人扯着后腿的情况下,强行拿下河套的天兵天将!”

“天兵至,我们在场的所有人,不过是身首异处的下场!”

李贤一番话语,所有人都交头接耳,这是这个假托太子府僭朝,最大的威胁就是大皇帝手底下有兵。

而且很强。

这支十二团营建立,是在大明最危难的时机,在最困难的时刻,为了拯救江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而成立的军队。

在他们没有枕戈待旦日夜不辍训练之前,他们还是预备役的时候,就已经把虏入完美打跑的强军。

这么一只军队,如何应对?

这就是此刻这给太子府僭朝最大问题。

李贤满脸怒气的说道:“靖远伯,我来问你,如果大明四武团营和四勇团营,明日兴兵南下,披甲十六万,行至山东、河南两地。”

“请问,靖远伯你那十五万贵州军,能抵抗多久,不让大军直逼南京城下?”

“南京城的城墙是很厚,也能扛得住征虏大将军炮,但是黑龙炮呢?三丈长,径直尺余的黑龙炮,能扛得住吗?”

黑龙炮到现在都没真的打响过!

但是朱祁钰知道,李贤不知道,天明节大阅,那黑龙炮让多少人胆战心惊。

王骥已经年迈,他愣了片刻,摇了摇头,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军至,他那十五万人再加上两广、湖广的卫军,压根抵抗不了多久。

“所以我的安国第一策,强军振武。如果谁要在这个南衙的朝堂上,再喊兴文匽武,立斩不赦!”李贤说出了自己的第一策。

兴文当然可以,但是匽武绝对不行,若是面对大皇帝,还搞匽武那一套,岂不是徒增笑柄?

孙忠深吸了口气,对着月台上的朱文圭俯首说道:“殿下,李尚书所言有理,臣以为应当遏制匽武之风力,言匽武者斩!”

朱文圭愣了许久说道:“准。”

他以为今天就是走个过场,哪成想,还要定策。

一众文臣闻之变色,在大皇帝手底下当官要面对刀子,在这僭朝当官,也要面对刀子不成?

但是李贤说的有理,无论想干什么,得先把造反的大业进行下去,否则都是白扯,既然已经旗帜鲜明的造反了,那就不余遗力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