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买房子(1 / 2)

加入书签

    三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似的,烤的大地冒着腾腾的热浪,无处躲藏的人们,在燥热的天气里汗流浃背。

好不容易到了傍晚,闷了一天的人们终于有了点精神,大门口,老树下,街道上,村子里到处都能见到人们闲唠、溜达的身影。

东北农村就是这样,一个村住着,左邻右舍街坊邻里的,都认识,关系也大都不错,谁见了谁一般能唠两句,都能扯一会儿,因此有啥事的话一般都能很快传开。

就像张东明收蘑菇这个事,虽说他和唐婉就在集市发了800张传单,但这一两天下来,不说大半个北山乡都知道这事了也差不多。

这个张东明是能想到的,只是他低估了人们卖蘑菇的积极性。

继昨天的火爆之后,今天张东明更是夸张地收了2800多斤蘑菇。

整整一天,从早上九点开门一直到晚上六点关门,来卖蘑菇的人始终就没断过,中间张东明和唐婉连饭都没吃上。

巩立国家院子里。

孙淑芬递给唐婉一块西瓜:“小婉今天累坏了吧?”

唐婉接过西瓜吃了口:“还好啊,就是查钱查的,手都有点抽筋了。”

张东明呵呵道:“唐老师辛苦了。”

唐婉瞥了他一眼,笑着说:“记着工钱啊。”

巩立国在一旁拿扇子乐呵呵地扇着风,胖人夏天就是遭罪,光着膀子还一身的汗:“东明,这收蘑菇有这么挣钱?”

张东明接过孙淑芬递来的西瓜,呱唧呱唧啃了几口:“还行吧,主要是干蘑菇挣钱,尤其是干红蘑,我30收,80卖,这一斤就挣50。”

“这也太能挣了。”昨从个晚上到现在,孙淑芬还有点没缓过来这个劲儿呢:“收蘑菇这么挣钱,以前咋没几个人收?”

“人们不知道这么挣钱呗。”唐婉一边笑道:“再说收了也没地方卖去啊,张老师这不是有关系嘛,是不?”

张东明笑着点了点头,确实也是这么回事。

如果不是刘川的关系,他这蘑菇八成卖不出去,毕竟人家公司都是有稳定原料客户的,一般不收散户,抛去质量的因素,他这点蘑菇人家公司根本也不当回事。

巩立国跟张东明说:“昨个着急找了大道乡那个李秃子,今个我联系了咱乡的朱老二,这人我知道,挺老实的,明个用他的车吧,知根知底。”

张东明其实对李秃子的印象还行,不过有这样的人那就最好了,毕竟每趟都是几万块的生意,以防万一嘛。

第二天早上七点,那个朱老二的车就过来了,四十来岁,挺干挺瘦的,人看着是挺老实,不过没李秃子那么会来事,张东明和李三装半了天车也没说帮搭把手。

车到市里已经快十点了,还是那个王经理招呼的,上磅,挑蘑菇,算账,结账,张东明离开厂子时已经快中午了。

先是给刘川打了个电话,这小子出差还没回来,说还得个三五天,随后张东明找了家像样点的路边饭店和朱老二吃了饭,要的都是硬菜,张东明没吃多少,朱老二吃了不少,话也多了点。

回来时候快两点了,唐婉在园子里浇花,一边浇花还不知道在给谁打电话,有说有笑的。

张东明换了身衣服,洗把脸凉快了下,看下时间快两点半了:“还行么?”

“当然,算账付个钱,还没讲课累呢。”唐婉顺手把毛巾递过来:“你不歇会儿啊,刚回来?”

张东明透了下毛巾,搭回杆上,“不用,这才哪到哪。”

唐婉笑了笑:“那走吧。”

接下来的几天,大致就是收蘑菇,卖蘑菇。

最初的两天依旧很忙,每天都能收两千来斤的蘑菇,到第三天时一下子减少了一半,到时第五天又减少了大半,今天一天下来才收了四百来斤,并且几乎已经收不到干蘑菇了。

这是正常情况,也说明了北山乡之前存下来的蘑菇已经被张东明收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再收的话,基本都是人们去山上新采的了。

也可以了,一万多斤,已经超出张东明之前的预期了。

今天这一趟蘑菇送去,因为已经没那么多了,没必要天天耗着,张东明决定改成三天一收蘑菇,和三天一开的集市同步。

离开厂子,张东明让朱老二自己开车回去了,他要去找刘川,这小子昨个已经出差回来了。

刘川平时上班是在他们公司的老厂,张东明也没过去,俩人电话里说在市中心的老市场站那见,那块饭店比较多,也都是市里比较好的。

张东明先是打车去银行取了两万块钱,刚到老市场,刘川也打车来了。

俩人进了街对面一家骨头馆,人不太多,找了个靠边的桌子,点了菜,刘川还要了瓶白酒:“啥?戒酒了?”

张东明点头:“戒了,体格不行了,喝不动了。”

刘川接过服务员的酒,一边开着,笑道:“烟不抽了,现在酒也戒了,你小子行不行啊,别说是你那个小对象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