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海捞针(1 / 2)
离目的地渐近,中午休息的时候前方一座形容巍峨的山峰遮闭住视野,张选制订计划的时候早把这座山定了位,边吃饭边和夏文洁商量着具体的路线。
从地图上看,这次的目标是直线距离那个太岁的位置两公里左右,云南这边一处不大的山间盆地内,我们眼前所见的,就是紧挨着盆地的牛耳岭第二主峰。盆地内以前有过零星的精美金器和玉器被发现,时期也和罗滇王的年代高度吻合,至今不知道出处,早就被怀疑有高规格的墓葬。但即便当初的罗滇王接受了很多中原汉族风俗,苗族墓葬也不完全遵循汉人的规律,有自己成体系的一套,寻找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墓葬的结构也摸不准,我联想着秦卫国描述过的那座越南古墓,心下不觉有些发怵。
心情很有些矛盾,想到白露就觉得信心和勇气倍增,一琢磨神秘的罗滇王又感到有些恐慌,来回互换的累了,索性什么也不去想,混一天算一天,一边狼吞虎咽吃着东西,一边看着身旁的原生态风景。
摸烟的时候碰到怀里大族长给我的那两支竹筒,一时心痒特别想打开看看,终究又觉得不妥,发过的誓可以不算,大族长信任的眼神却让我良心难安,苗人单纯,我还是能不骗人就不骗人的好,忍一忍好奇心隔着衣服按了按,心说千万别弄丢了,指不定真有大用处。
下午的时间充裕,沿着一条溪岸边走进盆地只花了三个小时,选好一块干燥的驻营地开始忙碌的时候,太阳还半高地挂在头顶,这次不知要驻扎多久,众人把四周的草清理得干干净净,绕着营地挖了半米深浅的防蛇沟,洒下雄黄,扎进地里的钢钎也打得很深,牵着结实的粗尼龙绳把帐蓬一顶顶牢固地支起,未来的几天甚至半个月就要在这儿过了,风雨再大也不怕掀翻。
忙了这么久歇下来,我左右打量凹凸不平的盆地,南北狭长,面积不大,围着几座高高低低的山,几条溪流瀑布从山上垂下,汇到眼前的溪谷延伸向远方,这也是唯一可以进出的路。眼前的山形水势要是高童来了大概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但是那也不管用,古代苗人可不会按照汉人的风水地脉安置龙穴。
老吴一坐下来,就闷声不响地拿出了一个大笔记本,在上面写写画画,不断变换角度观察周围环境,鼓捣了有一个多小时,直到吃晚饭时还带着本子专注地看着,众人也就一边慢慢吃着饭,一边围绕如何找墓就个话题讨论起来。
老吴的思路是用排除法将一处处不可能的地点筛掉,首先要否定中间盆地的所有位置,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这盆地被山洪冲刷过不知多少次,古代苗人的墓葬再奇特,想保存久远,就要避开这样的地方。
陈瞎子听完,未置可否地接口道:“怕不光是眼前这个洼地,只要在明里暗里走水脉的地方修墓,至多几百年墓室也就泡塌了,连棺椁也被压毁难寻见,这样的墓我找出过几个,人下了地,多半什么也淘不出来,除非大揭了盖,找准主墓室方位把土挖出来,一点点地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