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技术(2 / 2)

加入书签

后宫的娘娘们还真的有目不识丁的,并不是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有机会学习,而且很多宫女都是家里贫困,然后找机会混进来的,虽然也有一些宫女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子弟,但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基本上女孩子是没有机会念书的,因为在他们看起来想请一个愿意教授,女子念书的老师实在太难了。

而一般家族也不会把嫡女送进宫里来,这样的风险毕竟太大了。

现在是大唐初期,读书人在之前的乱世之中几乎都被消灭了,所以每一个读书人甚至只认识一些只能够把文字一个字一个字解读的人。

读书人都会被提拔起来,所以并不像明清以后,很多读书人在私塾里面领几毛钱来教书。

数量会决定人的重要性。如果人们发觉他需要的人才有很大的挑选余地的时候,人才就不是人才了。

读书人的身份地位在唐初是非常高的,虽然他们更重视骑马打仗,但是不管是任何人,都知道想要把整个朝廷管理好,读书人的管理能力,终究比骑马打仗的人强。

有很多项目都需要计算,并且记录下来才能够给其他人传达,即使是将军身边,也不能缺乏一些读书人当做幕僚,他们至少能够把军队里发生都是化成文字传达给皇帝。

至少他们在运用数字的时候是比较强的,并不是后世的读书人一样,只会读四书五经。

大唐的读书人,即使是李白也都能够骑马,带着剑,到处奔波。

要知道现在的读书人很流行用自己的脚步,踏遍江山。

而大唐的江山,有很多土匪强盗的。

一个读书人,虽然土匪强盗也会非常的重视,但是如果有很大的利益,还是会把这些读书人抢劫的,所以这些读书人必须是有练过武艺的读书人。

射御书术还没有完全被放弃,因为在这个乱世,读书人也知道防御能力加强是比较好。

既然读书人稀少又珍贵,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未来的出路有比较高的期望,在范家庄园里面种田显然不符合他们对未来的需求,要知道,他们可是这个社会百分之二的人才,而百分之二的人才,几乎都是掌握在高门大户里面,一些贫穷的人,即使学了一点文字想要传承下去也非常的困难。

因为需要读书,他们就必须要花时间,但是在这个时代农耕是非常繁重的,想要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田里的作物可能就会长不好,而且在这个时代田里的作物长不好,那就没有多余的钱买一些纸或者是笔,还有跟人家借书来抄。

甚至,天灾一旦发生,根本没有心情去读书。

所以贫穷人家还能够出一个读书人,这是非常难得的,大部分的人没有这个毅力做到,也不可能做到。

大唐时代,不管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体印刷都还没有被发展出来。

想要拿到一本书也非常的困难,可以说一个贫穷人的房子可能还比不上一本书的价钱。

因为要有一本书就等于要有一个人专门来操作一本书,抄这本书的人是读书人,读书人是非常难得的,除非他们是在某个地方挖到前朝的人的珍本,但是以前人制作出来的书,大部分如果是抄的,就没有办法保持非常得好。

除非这些字写在丝绸上面。

但是一个贫穷人家,怎么可能拿到一本丝绸做的书呢?

这除非是意外,否则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拿到的,因为这样的书更显得珍贵,而且往往都是孤本。

古时候人的血泪,在后世的人是很难想象的,各种不方便的生活,在人们的一个个发明中慢慢的变得方便起来,人们也有更多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但是不管怎么改变,上下的落差仍然存在,只是对下面的人,如果让他们有自尊心存在的时候,对上面的人就会更希望善待。

范晶晶在后世算是中等阶层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算是过得最自由自在的人,他不需要肩负太多的责任,也能够享受日常生活的乐趣。

许多的事情只要花一些钱,就能够办到。

上面花更多钱,所需才能够得到的乐趣,范晶晶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舒适,分工合作是必要的。

只是粮食的重要性还没有下降的时候,想要分工合作就会非常的困难。

生活在很多人的生产,给予的钱可以让很多人拥有存活下去的机会,范晶晶就等于在一个大经济体下的一个螺丝钉,不断的让这个经济体能够持续下去。

至于多的钱,大部分是被他们投资在房地产,或者是消费掉了。

在长孙皇后的眼里,读书人和从事技术劳作的人,有本质上的差别,读书人虽然没有太多的专长,但是他们熟悉经典,也只有拥有充足食物的人才,有那个闲心来读书。

识字被视为上层阶级的福利。

范家镇和范家庄园本来就是女性比较多的地方,虽然这些女性有很多早就识字,成为范家庄园的工作人员。

不过这些女性也是需要学习的。

范晶晶对于孩子虽然男女是放在一起上课,但是她知道古代的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一些诉求还是比较高,成年的男子跟女子是分开上课的,而女子上课的老师也是女老师,魏小然就是老师之一。

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对于女孩子来说,是非常大的束缚,因为这个时代的婚姻是买卖婚姻,没有谈好价钱之前,女人是不能够出嫁的。

而男女之间有私情,在父母眼里基本上就是该死。

男人还好,如果是女人,很可能就性命不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