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调令(1 / 2)
市局决定派孙建国带人前去协助调查,同时召回了在外学习的李军回来主持刑警队的正常运转。
孙建国接到命令后,琢磨了一上午,决定带着刘烨芳、张斌和我,用他的话来说,带的人多了,也没那么多的经费。
在广北警方发函的第三天,李军从外地赶了回来,在完成交接工作后,孙建国带着我们三人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在火车上,孙建国看着窗外飞快倒退的风景说道:“去了粤广都低调点,我们只是协助调查,不是调查主力,不要驳了友军的面子。”
“广北不像松海,粤广刚刚改革开放没几年,加上是沿海城市,这些年乱的很,前几年我出差路过广州,在火车站看见几十个扒手,我问当地的警察问为什么不抓,他们也很无奈的说不是不抓,是每天都在抓,但是根本抓不完,就和割韭菜一样,割掉一茬还会长出来新的一茬,所以上面也很头疼。”
“除了扒手,还有瘾君子,很多瘾君子瘦成皮包骨头,面色惨白,俩眼眶下凹,眼珠子往外突出,在他们的胳膊上你可以看见和黑芝麻一样的针眼,见到这样的人尽量远离,很多人都携带有艾滋病,被咬到一口就完蛋了。”
本来听完前面这些我就觉得已经够乱了,没想到孙建国接着说道:“这些都不算真正危险的东西,最怕是那些前一秒和你好好说着话,下一秒就掏出来把枪‘砰砰砰’。”
我疑惑的问道:“枪?拿东西在九十年代不久全面禁了吗?”
孙建国点起根烟,悠悠的说道:“你这样的小年轻真以为所有人会把枪交上去?那你怕是不知道‘化隆造’哦。”
随后孙建国看了圈周围睡觉的旅客,发现没人在意这边,于是开始低声说了起来:“”爱吃牛肉拉面的人很多,但多数人恐怕不知道,遍布全国各地大小角落的拉面馆大多是化隆人开的。化隆是青湖省一个回族自治县,人口不算太多。不过化隆有两大特产,一是牛肉拉面,二是枪。有经验的刑侦人员发现来源不明的枪支时,他们首先要问的就是,这是不是来自化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枪支交易的黑市上,‘化隆造’几乎就是高质量黑枪的代名词。化隆造枪技术直接来自‘青湖王’马步芳的传说更为此增加了不少传奇色彩。青海省最早发现制贩枪支是在1991年。经过警方侦查,造枪的人正是来自化隆,其父亲原先是马步芳部队中的军械师。”
“在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南、宁春、青湖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族军阀。由于其首领皆为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也称“西北群马”。而“西北群马”中实力最强的,当属“宁夏王”马鸿逵和“青海王”马步芳两家。
“简单提一下,说到马步芳,一般人能想起来的好象没有什么正面事迹,毕竟这人确实恶迹斑斑。其实,这人在抗日年代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详细的我就不跟你们说了,想知道的自己去查,防止你们被我带着误入歧途。”
“化隆与其说是一个制枪基地,还不如说是一个枪支组装和集散基地。由于缺少大型工业企业支持,枪支所需的零部件需要来自外地,装配完成后再经特殊渠道流入黑市。”
“就算九十年代国家全面禁枪,但是这玩意利润真是高的出奇,所以很多人都愿意铤而走险。社会就是这样,只有利润足够大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这玩意只能最大程度的打压,并不能完全禁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