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第905章 药效学实验方法(2 / 2)

加入书签

蒋同化却是延续着自己先前的想法,而且又有进步的道:“杨锐出的成果比较强是不错,但这些成果都是他出的吗?我看不见得。有句话说的好,堡垒都是从内部垮塌的,我之所以接触李文强,就是想从内部搞倒杨锐。你如果愿意出面,我觉得还有希望。”

“你能找到证据?”

“我考虑从两方面。”

“恩?”

“一方面,我继续联系杨锐的实验室里的人,要能挖几个过来,咱们不是就有人证了?”这是蒋同化早就想过的法子,只是第一次试探,就很是糟糕。

梁策缓缓点头:“这个主意不错。”

“二一个,我考虑咱们能不能集中几名学者,将杨锐的论文从头到尾的捋一遍。”

梁策皱眉:“这可是个大工程。”

“我知道,所以要你支持。”蒋同化总算把腰给直起来了。

梁策想了一会,道:“好,我来找人,你来组织。”

两个人秘议已定,立即执行。

几天的功夫,蒋同化就在自己的研究所里,弄了一个小组,开始研究杨锐的论文,还特别邀请了几名顾问。

看别人的文章本来就是研究的一部分,集中研究某个学者的文章也是很正常的。不过,80年代的国内科研界很少这样做,主要是国内学者的研究价值低于国外,而集中研究国外学者的文章,又受限于资料和信息的难以获取。

相比之下,杨锐的论文既有国际一流的水准,又容易获得,蒋同化还真的就正大光明的给研究了起来。

这一次,也是蒋同化第一次认真的阅读杨锐的文章。

看论文是很累的工作,不是像看消遣类书籍那样,读过就算的。

如果真的只是读一遍,那除非是有逻辑性的问题,否则,文章是读不出问题的。一篇论文几百千把字,有时候要写一年两年,就是快的不行的,也得写一个月左右,想有逻辑性问题,实在不容易。

所以,真正的读论文有两种,一种是不做检查的读懂,通常需要反复阅读,有时候还要阅读文章涉及到的参考文献。

一种就是有检查性质的读论文,要做重复试验,要考虑各种实验因素的适用范围。

前者是学习形式的,后者一般是为自己的实验做准备,比如要用到某篇论文的结论,那做重复实验也是有可能的。

像是蒋同化这种找茬型的读论文,自然得做重复论文,读也得细致的读。

蒋同化由此也设定了几个课题,装模作样的要做项目,就循着杨锐的论文的后续而去。

这一读,就是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蒋同化是闷头苦读,几乎就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了,直到一个周三的早晨,他实验室的副手张泽宇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来,递给蒋同化一本新鲜出炉的书,道:“您说要杨锐的资料,情报所刚给送过来的。”

“什么东西?”蒋同化一路审查杨锐的文章,然后看到钾离子通道的项目的时候卡住了。

不管是以21世纪的标准,还是20世纪的标准来看,钾离子通道的研究都是极难的。

在85年的当前,它更是纯纯的理论性研究,要读懂都是很不容易的,重复实验几乎不可能——不是说蒋同化做不出来,而是因为钾离子通道的实验本身有一定的几率性,重复成功,本身就意味着能够发现一种新的离子功能,这是能发表到CELL上的成果了,此门仍然大大的敞开着,说明受限制条件很多,首先受限制的,就是经费先。

蒋同化不会为了检查杨锐的论文,而大动干戈的开一个大项目。

这让他的读论文之路格外不顺。

张泽宇也知道蒋同化心情不好,如果可能,他会换一个蒋同化心情好的时间来报信,然而,蒋同化最近就没有心情好的时间啊。

“杨锐出了一本药效学实验方法。”张泽宇用手点了点书皮的右下角。

蒋同化顺势看过去,杨锐两个大字,刺的人眼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