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圆明园(2 / 2)

加入书签

几名记者更是焦急的在人群中打转,没有杨锐的参与,总感觉少些什么啊。

“我们找杨锐去。”不知是谁,振臂一呼,云者景从。

浩浩荡荡的人群,便从圆明园,再次转向北大。

但是,即使大家趁机将毗邻圆明园的北大转了个底掉,依旧不能发现并不存在的杨锐。

“咱们去杨锐家里找他吧。”

“谁知道杨锐家在哪里?”

“没有认识杨锐的吗?请杨锐教授来北大啊,大家都是支持他的。”

“估计是预知得不到奖,不愿意出来吧。”

再和谐的团队里,也总有一两个讨人厌的孩子。

一人带点抱怨的猜测,立即被人围攻了。

“杨主任不是这样的人。”

“就是得不到奖,现在也是世界第二人了。”

“至少是今年的世界第二人了。”

“这就是中国人零的突破了,诺贝尔奖要是像奥运会一样,来个金牌银牌和铜牌,咱们也算是得奖牌了。”

纷乱的声音,让记者们乐不可支的做记录的同时,也是不免幽怨,要是杨锐出现了,这个新闻性可就太好了。

可惜,杨锐既没有出现,也没人暴出杨锐的家庭地址。

眼瞅着上千人的队伍,就要这样白白的散去,突然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我们上电视了!”

“我们上电视了!”

一台电视,竟然被从家属楼里搬了出来,十几条插板组成的电线,弯弯绕绕的从家属楼扭到了小操场,用以保证这台十四寸的小家伙,能令上千人得到最新的信息。

电视里,赫然就是两个小时前,圆明园的场景。

86年的中国新闻界,几乎是没有直播概念的,摄影师将拍下来的片子送到剪辑室,再由后者将之与主持人的录像带糅合起来,才能形成节目的基础。这个过程,正常也得几个小时的时间。

事实上,新闻节目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剪辑,已然是它高贵的跟脚了。

今天的节目,却是比往常的新闻更快。

主持人章凡强抑着自己的激情,用尽可能平常的语调,描述着屏幕中的场景,道:“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学校的学生们,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此时正殷切期待着诺贝尔奖的消息……大家都很期待,而很紧张……”

这期节目,就像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扩音器,将圆明园前的消息,传递到了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

更多的人骑上自行车,坐上汽车,跳上飞机,直奔此处而来。

“让食堂煮点绿豆汤……”

“把所有空的教室的灯都打开,请站累了的人进去休息,要谨防出现晕厥等情况。”

“弄一些栅栏,卡住学校内的交通要道,也不能让他们走的太轻松。”

“要不要去找一下杨锐?”

“不要,他来了只会更乱。”

站在教学楼的顶层,几名学校领导快速的交换意见,并下命令。

几个人面前的电视机也没有停下来,反而在有意无意间,更加烘托出紧张而期待的气氛来。

就在所有人都疲倦要死的当口,屏幕突然一闪,再次回到了演播室。

“大家好,我是章凡。”章凡开心的喊出自己的名字,再道:“本台收到的最新消息,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即将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颁布。我面前的电话,将为我们带来最新的消息……”

在没有无线耳机的时候,章凡干脆就在面前放了一只又笨又大的转圈儿的电话机。

观众们并不介意电话机的大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就连校园内的声浪,都变弱了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