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赵国有大计(1 / 1)

加入书签

    崔周赶车至姜窑村,想那姜窑村位于赵国大山之中,四面环山且出山道路极其崎岖,几乎与外界隔绝似的,且村寨之中只有一条细长的河流哺育着村民,村寨中只有不足三十户人家。周昌第一次见他们便被深深震撼了,村民们的衣着不是蓝布便是灰布,脸面皆被晒得黑红黑红的,一双双眼睛见了周昌二人却仿佛充满恐惧和羞涩似的打量着眼前穿着得体的他们,大家不敢上前对进村的陌生人说话却都彼此哝哝一番且不时的斜睨周昌二人,周昌竖耳听着却不知他们说些什么。崔周对周昌说张敖曾经来过此地,告诉他们搬到邯郸城中,他们却说祖先宗祠皆在此地而不得擅自搬移。崔周说虽然这里有桑树,但是村民织布以后却苦于路途太长且崎岖难走,每次出山都用半日时间,进来又得半日时间,且即使出去集上卖了也不够路上的吃喝钱,所以慢慢的也就都不出去了,渐渐的也就将他们困在大山中而慢慢遗忘了他们。

周昌整理出最和颜温暖的笑容上前一步对村民拱手道,“诸位莫惊慌,仆周昌,执事赵相,此来而为姜窑村的日后发展。”周昌的作揖却更加引来村民略有防范性的围观却都不说话,只是咕噜着眼睛上下打探着周昌与崔周。崔周见村民有戒备心便也上前拱手一揖,“仆崔周,执事太仆,诸位记得几年前的赵王敖么?他曾来过此地叫大家搬往邯郸城,周公乃是当今赵王丞相,今日来此别无他意,只为姜窑村日后的发展。”崔周话罢却见人群稍有骚动,不多久便从人群挤出一个花甲老者,干瘦如柴的老者上前细细打量着崔周,忽而眼里闪着光道,“公就是当年的太仆么?”“是嘞是嘞。”崔周欣喜答道。老者点点头,便没了热情,“我等死守宗祠,公等莫要强迁吾等。”老者一摆手又站进人群里,那话语却是坚决刚毅。

周昌与崔周互视一眼,呵呵笑道,“大家祖祠在此,我等不会强迁。仆想问些话,行不?”大家默许。周昌道,“诸位以何为生,可有田地?”又是那老者先道,“吾等吃大山,大山有啥,吾等吃啥。田地虽只有数十亩却也够吃。”“赵朝廷不征算赋么?”“他们或许嫌远或许忘了姜窑村便没进山征。”周昌长‘哦——’一声便不再继续了,随即便对崔周道,“我们回去。”崔周与周昌二人又对视他们为陌生人的村民拱手一揖便出山。

出了大山,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一个时辰便又回到城中。周昌回到府邸匆匆吃了晚饭便又去东堂埋首整理一日见闻,除了出恭之外却没见周昌出屋几次,于青案黄灯下竟又整理资料至子夜才入睡。

两日后,赵廷上坐着年轻而威严的赵王,台下分班站着文武大臣,诸臣面色严肃不苟言笑,这是赵王入赵的第一次朝会。早在赵王入赵第一日,周昌便吩咐将赵朝廷的政事简牍全部送往丞相府邸,所以当夜诸臣有些人怀着心思要灌醉周昌,周昌回家喝了醒酒汤且看了赵国朝政简牍便是越来越清醒似的。诸臣不摸周昌性格,只听说此人忠正刚直而不好应付,所以今日都将目光聚在周昌身上。

“丞相,今日乃第一次朝会,寡人还不熟悉,丞相便暂且给诸位做个训诫,可好?”年轻的刘如意坐在王榻上却是有模有样起来,着实有些王者风范,甚是叫台下大臣折服不少。周昌点点头便出班三步对赵王拱手一揖,罢了却从宽袍深袖中拿出一卷竹简转身对数百大臣洪亮道,“某摸了一遍原先的财、政、军的情况:财疏政浅军散。财多用之赏赐大臣;政多下达不到基层;军多复员不修。某日前细细查看过原先的简牍,上面的算赋村寨遗漏很多,诸位听过姜窑村吧?不是原赵王遗忘了他们,而是村寨过于贫穷且在深山之中不好行走,即使进了山也催不到算赋,所以原赵王下令不得征收他们的税赋,如此破落村寨尚有许多,遗漏的赋税成百上千万。赵国自古乃是四战之地,北部更是接壤匈奴,匈奴素来不守承诺而时时侵扰边境掠民数千,行动迅速之因不过得益于较好的骑射技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赵国便是半农半牧作业,除却赵国北部的三郡有牧区却不见恒山之南专设牧区养马,小小的鸽子台养数十匹马不是有些太少么?时值春夏交接,百姓可以闲时练习骑射技术,若西边楼烦进犯也不忧了。”

诸臣皆对周昌惊讶起来,皆没想到他这么短的时间内了解了这么多的事情,仿佛一夜之间对赵国了如指掌,就连破落的姜窑村也晓得那里的情况。诸臣三五接耳议论周昌的执政实力之后便有一个内史接了周昌话道,“丞相实力吾等见识了,赵国数月未有大王前来执政,吾等莫不是翘首函谷希望明王到来,今日果真来了。丞相所说吾等佩服,丞相只说赵国日后的发展计划,吾等皆愿为赵国奉献。”

“是嘞是嘞,周丞相快些说了,赵国的强盛便靠卿了。”王榻上的年轻赵王也兴奋的投入了诸臣的政事议论中。

周昌对赵王深深点头便又对着诸臣将这两日心里的计划照着在竹简上写好的几点清晰敞亮的道出,“一,明确所有深山中的村寨,若有可能便挖山修道,为其连接商品流通之地,以便他们有收入而确保税赋平衡;二,照汉中央鼓励养马,鼓励学习骑射技术;三,注视商业的兴衰变化;四,大臣需得在其位而谋其政,不得隐私藏私,不得勾结商贾卖·官鬻爵,莫做违背百姓利益之事;五,诸臣每三月上交一个所辖郡县的业绩表,详细说明各郡县的狱讼、盗贼、户数、钱财以及男丁等增长情况。暂且如此,如有想法,诸臣工可补充上来。”话罢,周昌将手里竹简利索卷起呈给赵王身侧的宦官,再由宦官呈给赵王如意,那如意多半字都认不得,听过周昌的汇报之后便是粗粗的将竹简扫了一遍,立即拍案定音道,“丞相所言便是寡人心中想法,愿诸位臣工股肱赵国。若无事便散了吧。”说罢,赵王如意起身回了内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