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气走牛弘(2 / 2)
杨崇便不再问,和屈突盖来到县衙,整个大堂上真的只有三位高官,牛弘老成内敛,虞世南潇洒飘逸,韦福嗣认真严肃;大堂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就连衙役都不得靠近。杨崇和屈突盖上前行过礼,牛弘就让杨崇把西域之行说一遍,杨崇就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屈突盖坐在一旁笔录。
杨崇说完,牛弘就问了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擅自走石国那条路线,就算有危险,你的气节何在?”
牛弘,本姓裛,字里仁,安定鹑觚人,北周时,就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后,授散骑常侍、秘书监,进爵奇章郡公;开皇三年,拜礼部尚书,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修撰《五礼》百卷,人称大雅君子;越国公杨素凭着才气和富贵看不起人,唯有看见牛弘,始终态度尊敬。
牛弘的问题也不简单,杨崇要是答不好,就算朝廷这关过了,杨崇的名声也算毁了,一个没有气节的人,能做什么?杨崇不急不躁地问道:“牛大人,西突厥可是我们的属国?我作为宗主国的使节到属国去要求协助,就是没有气节?如果这也算没有气节,那下官就不明白了,大人眼中的气节是什么?”
牛弘是个性格宽厚的人,晓得杨崇的问题是一个都没问错,大隋再怎么和西突厥互相争斗,表面上还是宗主国和属国的关系。牛弘淡淡说道:“气节就在心中,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杨崇施礼笑道:“下官承教了,那范晔写的书能看吗?”
牛弘怔住了。范晔确实才华横溢,元熙二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后来,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是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官运亨通;但元嘉二十二年,掌握禁军的范晔又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做官的途径哪有气节可言,但是《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齐名,是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而“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偏偏是范晔书中的名句,杨崇言下之意就是范晔说的一套,做的一套;牛弘再想到自己从周到隋,顿时一声暗叹,漫步走出大堂。
韦福嗣三人自然晓得杨崇是置绝地而后生,根本不会再管什么忌讳和底线了,虞世南问道:“杨崇,事当权变,我们理解,但是你不应该把统叶护带回长安,这是越权了,说重一点,逾制,外使来朝,应该先告诉礼部,圣上允许才能成行。”
杨崇点头道:“大人所言即是,我本来是想向礼部解释的,结果被屈突大人带到这里来了,要不我先向大人说一下内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