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李氏恩怨(1 / 2)
朝歌夜弦,浮云悠悠入帐帘。明月三轮,今夜清风润酒醇,瑶洫满樽。
长安酒肆中,舞罢兴起、推杯换盏间,便是一场污言秽语云集之地。
“前些日子我家老爷子上朝奏报,听闻陛下已经将曹襄官复原职了,看来陛下有意近日完婚。”酒肆旁隅,一登徒子弟酒罢兴起,便重提刘青婉婚事。
这几日的长安,应着长公主的情事,酒家生意都兴隆些。
平日里那些不见影子的名家弟子,也常来探问一番帝心之选,究竟为何。
这本是一桌酒友的下酒之趣,却在酒肆二楼,厢阁之中,有一男子乌发如泻,瑟赫冰寒,如昆仑雪山间一株白莲,娇媚流连,花开艳盛。
“放肆!”男子声色俱厉,惨白的面色下一双细黑的眸光如雏鹰猎食,冷光漆漆。
身边侍从跪地,皆俱冷汗染衣,似是对面色男子畏惧不已。
世人皆知,李将军府中,乐安侯之孙李修,自幼孤僻,面色绝尘,却不喜任何人近身,安乐侯对其孙宠爱有加,哪怕李修武艺不精,却从未苛责半句。
然,李府上下,皆知李修此人不言不礼,却独对长公主刘青婉一人上心,茶饭不思,到痴狂地步。
男子本是温文儒雅,眉目清秀,不似阴冷之气,如今月色勾连下,只觉得不寒而栗。
“公子,长公主婚事既定,您也该放下了。”侍从言语劝解,微微颤颤,却不敢抬眼看座上之人一眼。
此时李修已是双拳紧握,面色狰狞,唇色透白。
厢阁之中,茶具落满一地,碎碎惊心。
未等李修心下平稳,只听酒肆之下,闹声蜚然。
“看来我们来日该拜访曹襄喽,前些日子与他疏远,也是不知今日变局,未来驸马爷的地位,看来他是稳坐如山。”
“我听闻陈公子至今未醒,若是因长公主落个终身不起,长公主又怎可能于此时成婚?岂非让天下人唾骂?”
“兄台此言不虚,我听闻隆虑公主已数次进宫面圣,面色俱竭。瞧那曹襄却如没事人一般,校场朝堂两不误,也未见真替长公主着想半分。”
李修将楼下流言听尽,面色方显几丝人烟,他冷眸低垂,问向地下跪俯之人,声色冷寒,“你说,曹襄也算良人?”
被问之人早已头汗涔涔,他深知长公主是李修心头的一块肉,碰不得、说不明,又怎会在此时不顺着李修心意?
他讪讪说道,“曹襄绝非真心对待公主,属下瞧陈霖也属鲁莽冲动之辈,丝毫不顾全公主威仪,如今长安大小街巷,流言四起,与此二人脱不得干系。”
李修听罢,不作死忖,墨袍长展,风过无痕。
他起身冲于门外,留厢阁侍从面色交觑,不知所何。
李修对长公主的情意,与曹襄不同,并非幼时得见便再难忘怀,而是一言相定。
他自幼虽有过目不忘之技但资质平平,见身边亲友无不扬名天下,只独他一人,无功无过,须臾半生。
那日宫内设宴,应着朗月清风之情,刘彻闲趣正起,便让大臣子弟对诗助兴。无非是些宏图大志的诗词歌赋,为的不是彰显才情,而是让帝王心悦,字句间,无不是自己有意国事的矫揉造作。
李修不满诗中字字藏阴,却又秉着李氏将门的面子,偶作一句,“月色墨染兮长安,将军立名兮塞北。对诗不过两三词,何来吟啸江山泄?”
他本做好无名之辈,得过且过的准备,却听到对座之上,一女子莺莺笑曰:“好诗,比起那些无趣逞能之辈,这是本公主今夜听过最妙的诗句。”
他抬眸望去,只见女子芙蓉妆撑,翩若惊鸿,声声细软,如清风沁进香阁窗缦般,一入心,便是不敢相忘之情。
天边晚云渐收,淡色琉璃。星辰不着,明月落于城郊野外。
“曹襄!”
长安城外,汉军校练之地,李修四处遍寻,终于在南面一角,见男子身姿挺拔,虽污尘上袍,却是清风卷起,玄纹云袖,赫赫威风。
李修直冲上前,似有勾拳一击之意,谁料曹襄战场杀敌成惯,对于后身的袭击,只是迅速转身便躲过了李修的攻击。
李修更是恼怒,他怯于在众多将领面前与曹襄比试,却更是妒恨曹襄事事长他一分。
“你若是正人君子,就正面与我比试,这是校场,我军阶高你一位,便由不得你以下欺上。”曹襄声色凌烈,冷言打量几巡后,不做理睬。
李修自知理亏,却也不愿轻易离开,他本就借着酒气,行为比平日里乖张大胆,他怒意冲冲道,“你想娶长公主,可这长安城流言四起,皆是由你而起,你又可知自己斤两,当配青婉?”
将领私下观瞻,皆不敢出声,曹将军在军中地位斐然,而李修更是李蔡将军之孙,无人敢得罪。
一时间,气氛僵滞,他们莫敢言,也莫敢动。
曹襄面色一沉,原本淡然无怒的眼中,也燃起星星点点火焰,他扫视一周,冷言一句,“你们且退下。”
将领们得命,似是有了脱身的借口,便速速告退,校场之上,独留李修与曹襄二人对峙。
“我不配得上长公主,却也莫想为求亲前,玷污了她的名节。青婉,可是你能上口的吗?李修,收起你那些邪念为好。”曹襄抬眸对望,语气决绝。
李修方思及自己语中透出端倪,对面之人必然已知自己对刘青婉的情意,他一时气急,也再不作遮掩,“我恋青婉何妨?我祖上战功彪炳,赫赫威风,总好过日渐落魄的曹府,妄想靠你驸马爷之位,重得圣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