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周瑜的战略(1 / 2)
“我军从柴桑、秣陵各出兵五万,分别攻庐江和淮南。柴桑之兵,可攻皖城附近的港口,一举击败庐江水军,再进逼皖城,另外,我已派人煽动皖城西北方的潜山匪徒雷薄和陈兰,他们于庐江后方作乱,亦让陈飚大乱阵脚。”
“秣陵之军进军淮南,我打探到,陈飚在淮南合肥之地筑城,其目的肯定是针对我们,不得不说,陈飚这筑城之地选择得极好。寿春毁坏,合肥之地的战略地位凸显,此处筑城,卡在淮南与庐江之间,我军进入淮南,不仅西进庐江,还是北进汝南之地,均无法绕开合肥。不过,我军如拿下这个合肥,则对我军大大有利,庐江可不攻自破。”
“陈飚也是谋略过人,但其最大的难处是兵力不足,这是无法弥补的。他手中最多三万兵力,无法兼顾夏口、皖城、合肥三地。”
“哦,若是公瑾,你是那陈飚,你当如何应对?”孙孙策随口一问。
“陈飚与我们实力相差较大,在我们强大的实力面前,他如何能守得住?如果我是陈飚,当放弃庐江之地,避开我军锋芒,固守江夏,保全自己,如此他打下江夏的作用便显现出来。因为我军一旦拿下庐江和淮南,必不会立即进军江夏,一则大军长途跋涉,需要休整,二则需稳固庐江、淮南之地。则陈飚获得喘息的机会,如他能击败刘表大军,便能过汉水,窥视南郡,反获生机!届时他亦可再引曹操之兵进入淮扬之地,以牵制我军。”
“如今,陈飚筑合肥,表明他决定与我们死战,如此他兵力分散,必败于我军之手。只是,我军免不了与其一场大战,亦会损兵折将。”
“战场之上,哪有不死人的,大军按计划出发。”听了周瑜的话,孙策心中大定。
……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柴桑,港口,密密麻麻的战船蓄势待发。此刻,孙策、周瑜英姿飒爽地站在高高的楼船之上,两人身边分别站着几个年约四十岁的将领。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江,他拔出宝剑,指向天空:“大军向皖城进发!”
他一声令下,港口的战船鱼贯而出,驶出港口,顺着长江,向东北方向驶去。战船多种多样,楼船、斗舰、艨艟、走舸都有。
十几天之后,秣陵港口,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男子,亦是英姿飒爽地站在楼船之上,他的左右各站着一个年已四旬的人,除此之后还有其他几个较为年轻的将领。
此年轻人正是孙策的弟弟孙权,站在他左边有中年人是孙策的叔叔孙静,另外一个中年人是张昭。
“大军向淮南进发!”孙权也是下令,战船浩浩荡荡地从港口驶出,驶在大江之上。与孙策不同的是,孙权这边的战船以楼船和走舸为主,罕有艨艟和斗舰。
……
一天之后,大军来到寻阳港,孙策和周瑜看了一下,并没有让士兵登岸,而是继续北上,往皖城港口方向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