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四 必死之局(2 / 2)

加入书签

只要有两年的时间,孙氏集团就可以在荆州站稳脚跟,在这片隐者云集的土地招贤纳士,训练精兵,然后利用地处长江上游的优势与东汉抗衡。更重要的是,两年的时间西汉集团就可以扫平雍凉,调转矛头对准东汉。到时候孙氏再派人斡旋,调解因为孙策背信弃义而僵化的关系,让双方再次结盟互为掎角,共同抗衡东汉,只要策略得当,或许能够保持十年八载的对峙局面。

只可惜,周瑜再次失望了,李靖给出的答案是五个月!

自从去年十一月,李靖率军北上抄断袁绍后路,到今年三月,仅仅只有五个月的时间。袁绍集团便在李靖的强大攻势下,在曹操、冉闵、公孙瓒背后捅刀的情况下,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这李靖厉害啊,论用兵当世首屈一指也!”周瑜对李靖的用兵赞叹不已。

就在李靖与袁绍鏖战之际,南方突然涌现出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军,这让周瑜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当即率领伍云召、黄盖、韩当的主力驰援洪杨,希望能从东汉的背后打开局面,化解襄阳、南郡面临的巨大压力。

但局势再次让周瑜失望,东汉朝廷精英辈出,徐晃、卢象升的防守犹如铜墙铁壁,让洪杨的百万叛军寸步难行。之后赵云、陆逊、尉迟恭、戚继光、贺齐等人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太平军打的土崩瓦解。

纵然周瑜率军及时赶到,但也是回天乏术,虽然有阵斩陈庆之、潘璋的功绩,但却也折了伍氏三兄弟,最后在莫名崛起的霍去疾穷追猛打之下退守桂阳一线。

周瑜军团有四万人,再加上杨秀清的三万多太平军残部,部将有伍云召、黄盖、韩当、沙摩柯,以及刚刚前来投靠两个多月的堂兄周德威;对抗霍去疾军团的五万人,并不处在劣势。

周瑜为了保存实力,固守城池,拒不出战。等着霍去病来攻城,然后甩弓箭射杀对方的人马,待汉军实力受损之后,再出城决战。但霍去病也不急于攻城,而是切断了桂阳与长沙之间的驿道,在桂阳周围打游击,一面劫掠粮草补给军需,一面消耗周瑜军的士气。

再之后,李世民跨海袭击金陵,震惊天下。让周瑜精神为之一震,正想坐收渔翁之利,谁知李世民来去匆匆;这还不算完,李靖兵贵神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跨海袭击王俭城,把唐国皇帝李渊生擒活捉了回来,由此让自己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这李靖真战神也!纵观千古,仅韩信、白起可与之比肩,王翦、李牧、蒙恬等人都稍逊一筹也!”

得知李靖攻破唐都的消息之后,周瑜被深深震撼了;在钦佩李靖的同时,心底突然产生了一股绝望感。东汉的人才源源不断的井喷,犹如一座富饶的井矿,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独挡一面的帅才,而自己却是独木难支,没有人站出来帮自己!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瑜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岳飞大军倾巢南下,一路攻襄阳,一路灭掉刘表之后溯江而上直捣长沙。孙氏集团的疆土犹如四面漏风的茅草屋,随时都会被东汉的这场狂风给卷上天空。

“韩世忠率水师溯江而上直取长沙,水陆并进,总兵力超过十万。守御长沙的仲谋与程普手中只有四万兵力,兵微将寡,想来绝对挡不住的。只要长沙、武陵一丢,驻守襄阳的军心就会崩溃,我军势必会兵败如山倒,必须像个法子解决这个困局!”

周瑜背负双手,在月色下焦躁的来回踱步。

在大厦将倾的局面下,竟然没有人可以帮的上自己。手下的那帮武将们,打打杀杀还可以,但让他们出谋划策,与赶鸭子上架并没有多大差别。

“援兵,必须求援兵!若没有援兵,只能放弃整个荆州,向云南撤退。会合韦昌辉、李秀成的太平军,在南方苟延残喘,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周瑜在心里暗自思忖。

这段时间他连续派出了多次使者,深入南越联络上韦昌辉、李秀成等人,当做孙家最后的退路。万一荆州守不住了,就只能退到云南再图良策。

但刘辩已经扫平了许多诸侯,天下的势力逐渐减少,在洛阳军倾巢而出征伐西凉马腾之际,周瑜能够求援的地方竟然只剩下名义上臣服于刘辩的曹操、刘备两大诸侯。

“对……就是刘备,若想保住荆州,刘备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曹操的势力虽然强于刘备,但目前正在冀州北部与冉闵、公孙瓒激战,这个时候想来绝对不会与刘辩撕破脸皮的。

而刘备在攻破葭萌关之后,大军一路披靡,会合傅友德的援兵一举拿下绵竹关,兵临成都门外。懦弱的刘璋开门投降,巴蜀之地尽归刘备,使得刘备手中凭空多了五万人马,使得总兵力上涨到了二十万,实力直追曹操。

“听闻有个故事,说刘备年幼的时候曾经立下做皇帝的宏愿,而现在刘备手中已经全据益州,又占据了汉中、上庸、魏兴等地,此刻手中兵强马壮,又有巴蜀天险。想来不会乖乖交出兵权,这次一定要派人说服刘备,让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要刘备肯出兵,就能撑过这段最艰难的岁月!只要西汉灭了马腾,挥兵向东,我军便能起死回生。”

周瑜孤独的站在月光下,在心中暗自谋划,“如何才能给刘备吃下一颗定心丸,让他毫无后顾之忧的帮助我们?”

“和亲!”周瑜最终缓缓的吐出了两个字,“虽然伯符的妹妹今年只有十岁,但把她以和亲之名送给刘备做人质,或许能够促使刘备与我军结盟,在绝境中寻求一条生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