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做些什么(2 / 2)
但是历史是残酷的,在苏联远东守军总司令部汇报给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的电报里,是如此形容日军进攻的:“日军推进速度要比德军慢一倍,他们缺乏运输辎重以及重型武器的手段,我军已经将其推进速度压缩在了可控范围之内,请勿担心远东局势会进一步恶化。”
在崔可夫看来,日军一切顺利的拼命向前进攻,这种速度是原本计划中,德军被严重阻碍之后的基本推进速度。说白了就是在崔可夫的严重,日本人全速前进的行军速度勉强达到了德军攻坚战的推进速度。
当然,现在石原莞尔可不知道他的部队和机械化普及度世界第一的德军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此时此刻的他还在幻想着自己的部队能够冲进海参崴,在苏联远东腹地啃下一块儿肉来,然后和苏联完成一次单方面的议和。
石原很清晰的看到,在苏德战场上,德军有很大概率最终会获取胜利,而战败的苏联将丧失自己最富裕的领土。这种时候趁火打劫,是非常符合日军利益的,只要苏联与德国妥协,那么日本这边获得的领土,就都是日本人自己的地盘了。他为日本陆军勾勒出来的形势图非常巧妙:只要德国攻进莫斯科,那么日本的特使就会同时与德国和苏联谈判,将三国之间的关系拉回到和平状态上来——然后日本强占的领土,成就日本独霸东亚的梦想。
可以说,石原莞尔的这个计划看起来比海军那个打服了美国海军的计划要“可行”的多,因为他果断的看出了日本自己无法拖垮苏联,所以果断的拉上了昔日的盟友今日的仇人——德国。依靠强大的德国来打垮苏联,日本趁火打劫的行动方案,可比海军挽起袖子亲自上阵和美国打成了不死不休局面的计划要好多了,至少石原把日本陆军做不到的工作,外包给了阿卡多的德国陆军。
木村端着自己的步枪蜷缩在临时挖出来的战壕里,拼命地忍受着苏联守军的机枪从他头顶的钢盔上飞过,现在他才知道自己苦练的射击技术,其实只是陆军节约弹药的一个省钱的环节罢了。
就和中国的士兵一样,中国是一个穷国,所以枪比人命金贵,这也就导致了中国部队“宁愿卧倒慢两秒,也要把枪保护好”的作战习惯。日本比中国富也没富到哪儿去,所以冲锋枪对于他们来说是浪费弹药的“奢侈品”,以至于日军很少装备冲锋枪。
这就是国情决定战术,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很少有冲锋枪装备部队,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士兵没有类似德国G4或者美国M1那样的半自动武器。一个靠节衣缩食投机赌博崛起的弹丸小国,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还能要求他们做的更好么?
对面苏联士兵的马克沁重机枪枪身上甚至都有铁板防盾,日军那种枪身非常高的九二式重机枪实在是在射速上没办法与马克沁相提并论。关于九二式重机枪就连日本人自己都懒得吐槽了,这种武器和0年前的马克沁比较起来甚至都有差距……
木村亲眼看见自己侧面不远处掩护步兵进攻的九二式重机枪的射手被苏联人打中了倒在战壕里,等他蹒跚着过去想要帮忙的时候,这个射手已经没有什么抢救的价值了。
值得暗自庆幸的是,木村因为上一次战斗表现很好,被安排给机枪小组做侧翼掩护,不用跟着那群倒霉的家伙一起向前冲锋。所以他现在还能幸福的保持着呼吸,而那些新兵多数已经死在了冲锋的道路上。
苏联人的重炮时不时会掠过木村的阵地,落在他身后不远的日本炮兵阵地上,只有少量70毫米口径的9步兵炮的日本炮兵们,根本不是拥有大量1毫米榴弹炮的苏军炮兵的对手,从交战开始这场炮战就只是苏联一群人民币玩家在单方面“虐菜”的“游戏”而已。
看着战场上,日军士兵勇敢的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最终又被苏联士兵凶猛的火力打退下来,石原莞尔也不由得心疼了起来,他面前百米处的炮兵阵地已经被苏军大炮砸了个稀巴烂,也让他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双方在火力方面存在的差距。
“八嘎!”石原最终还是坐不住了,他决定应该干一点儿什么,才对得起自己的名号和正在前线挣扎的士兵。于是他回过头来,恼羞成怒的问自己的副官:“石井部队呢?”(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