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夹击(1 / 2)

加入书签

到了宜伦县,刘禹先将她送到县城,也就是未来的市中心,约好一会儿来接人之后,自己驾车去了宜伦港,这是全岛离中南半岛最近一处港口,目前主要是做为粮食的集散地,从半岛和其他各地到达的粮船,全都会在这里停靠,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公路,运到各个县的劳动服务社,以供应百姓的日常需要。

张青云一眼就看到了他的车子,这辆蓝色的跑车在琼州是个符号,人人口里称诵的传奇,自带清道光环,走哪哪空,当然对于开车来说,这是件天大的好事,他实在烦透了帝都的限号和大城小城里的拥堵。

简略交待了几句,张青云扔下属吏小跑过去,恰好在车子停下时,站到了车门的边上,遗憾地是,他还没有学会后世那种主动给老板开门的习惯,刘禹也不在意,等到两个车门像翅膀一样展开后,自己钻了出来。

难怪老板都喜欢房车,这么下车形象全毁啊,好在张青云也不在意,在他出来后还扶了一把。

“抚帅缘何至此?”

要是后世的员工这么问,老板准得以为,他们在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在这里,潜台词就是:您先打个招呼,属下好去迎接啊。

“过来看看。”

刘禹也是第一次来,不过港口的建设图他是看到过的,如今呈现在眼前的,已经是实景了,与琼州港一样,码头线很长,岸上全都是一排排的仓库,用于临时的暂存和中转,沿着码头看过去,是一列列深入海中的栈桥,许多海船正有条不紊地排队入港,一艘接一艘地停靠在桥边,岸上的船工将船首绑在桥上,然后从上面卸下大袋大袋的粮食,用手推车的方式,送到那些仓库里。

除了有个现代港口的壳,其他的一切,设施啊、运作方式啊、管理啊都还是老一套,效率肯定没法和后世相比,问题是头绪太多,一时也顾不上这一头,只能先这么将就着用。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目前的吞吐量,连后世一个零头都不到,用不上现代设施和管理方式,反而这样子运作,还能解决不少的劳动岗位。

“咱们的队伍回来之后,带回了五百船粮食,好歹能顶上一阵,属下也安心睡个觉了。”

“你的孩子怎么样了?”

张青云一愣,明显还没从工作汇报的状态里转换过来,过了片刻才答道:“家母在照顾,上个月刚看了,挺好的。”

刘禹立刻转头看着他:“你上个月才回了一次家?”

张青云老老实实地答道:“上个月粮食有些紧,陈府君、胡通判急得什么样的,全指着属下这里呢,哪里还顾得上。”

刘禹知道他说的是实情,上个月由于中南半岛的来源被切断了,粮食进口量一下子减了许多,自己又不知所终,那些官员当然坐不住了,因为琼州本身没有田地,一旦断了粮,就是无法想你的灾难,那可是五百多万人哪。

说实话,刘禹是有意这么做的,让百姓脱离土地的束缚,逐步转变他们以田为天的概念,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效,可粮食储量再大,也终归有个上限,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压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刘禹可以不管,陈允平、胡幼黄这些主官们岂能不想,这种状况直到他回来,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集体大农庄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渡。

土地收归国有是既定政策,土地买卖至少会在相当一段时期,不会提上议程,要做就做得彻底,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苏联模式、华夏模式、大老美模式,一个一个试试,合不合适就是一锤子,不行再换,左右船小好调头,摸着石头过河嘛。

“爪哇那边有许多熟田,缺得只是种田的人,州里正在制定新政策,鼓励到海外去作工。”

张青云却不敢苟同,因为他很清楚,琼州的形势这么好,是因为人人都看到了奔头,海外种田?又不是自己的,有什么甜点可言。

“属下只担心报名者寥寥。”

“你说得不错,这里的环境太好了,百姓不愿意走,州里想办法呢,一是在后来的人群中征召,他们没有呆过,会比较容易服从安置,二是加大宣传,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力度,诱之以利嘛,总会有那种舍不得离开田地,又有技能的百姓,愿意去吧。”

利?有什么利能比眼前的一切更有吸引力,张青云当然不会说出口,如今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年纪轻轻地就管着这么大一摊事,还是州里最为紧要的粮食供应,可谓是百姓之口,他的压力可想而知,也只有这么拼命地工作,才能让自己安心。

刘禹明白,所以从来不会勉强,话说多了反而显得假。

“上回的例会你没来,有些事情可能不清楚,这回过来,正好同你说一说,咱们快要动兵了,到时候,连粮食问题一块儿解决。”

“对面?”

张青云又不傻,这么明显的暗示,一听就懂,刘禹点点头,本来以对方的职位,就有知情权,他这么亲自跑来说一回,也更显得尊重。

“属下明白了,大军的粮草,这会子就要开始准备,还有船只,民夫,属下这就开始做计划,五天的功夫,送到你的案头,可以么?”

“给你十天,与金明一起商量,把活做细些,不要太赶,咱们没那么快动手。”

“是,属下领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