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无奈(1 / 1)

加入书签

倒不是亨利愿意看到华夏遭到重大的损失,而是华夏如果不是面临亡国的危险,就不会团结,只有足够的压力和损失,才能让华夏各方能够坐下来好好说话。

看一看历史事实吧。我们知道全面抗战的爆发是1937年7月7日,那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是哪一天呢?8月22日接到国民政府改编命令;8月25日,红军开始改编;9月11日再次改编为地十八集团军。

八路军或者说十八集团军出兵日期即为8月25日。

这一天距离7.7事变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可见民党是如何对待国内各地方武装的。

况且,民党常凯申心里一直存在着削弱各地方军队的心思,如果不遭到严重的损失,你敢指望常先生把精力都放在抗日身上吗?如果一开始民党军队就强过各个地方军队,未来的民主就更没有机会了,而只会是常先生一个人的独裁天下了。

再说了,以常先生的战略、战术指挥能力,再多的精锐部队都会被他轻易地葬送,就以第二次淞沪会战当中,他出动的几个经过德国顾问训练和装备的所谓精锐师88、87、36师还有教导总队和税警总团,不就是被常先生的指挥给生生地打残了吗?这里面固然有战术问题,但常先生忽进忽退的战略指挥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吧?

如果不是死顶硬拼之下,让这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也不会有自己薄弱的侧翼被日军在金山卫和杭州湾登陆,造成淞沪前线的部队仓皇后撤,结果几乎全军崩溃的局面出现吧?

所以,亨利只有先改编华夏军队具体的战术指挥能力一条路,而不是全面加强华夏军队的装备,不然有再多的装备,也受不了常凯申慷慨的大放送啊。

正因为如此,亨利打算的是加强民国军队的后续力量,也就是将大西南的滇桂川黔四省的地方部队武装训练出来,以这四省距离中原战场的距离,应该是民国政府投入战场的第二批次的部队,让他们起到稳定战局的作用,而不是一开始就被日本海军的舰炮完虐一番。

而且,在这四省建设的后备役,更是重中之重,代表了华夏还可以有持续的受过训练的部队可以进行补充。那么坚持四年的时间,对于华夏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相对武器装备来说,华夏军队欠缺的更多的方向还应该是军队的伙食。华夏军队的士兵都是好士兵,但过于简陋和贫乏的粮食供应,导致华夏士兵的身体素质往往适应不了高烈度的战事,这同样也是华夏军队战斗力不足的一个原因。

从亨利的角度来说,是不愿意让华夏军队的实力损失过大的,因为那都是未来美军反攻日本的绝对助力,但美国社会的风气就是如此,盛行的孤立主义,让亨利无法以国家的方式给华夏提供大量的援助,可以进行的只有民间渠道,就像是陈纳德的飞虎队,也只是敢打着民间志愿飞行队的名义进行,亨利也是如此,能做的就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再将自己建设在攀枝花的工业转产军火装备,不过那也需要时间来形成产能。

至于去年开始扩建的石井兵工厂,最终形成的产能也不可能有太高,不然即使没有外国的干涉,难道就不担心民党政府自己怀疑亨利的用心吗?民党政府里一样会有人来觊觎这份产业的。

况且,亨利还可以在国内推动提前对日本展开制裁,掐断日本的石油来源,迫使日本提前发动太平洋战争,还是那句话,敌人准备的越充分,我方的损失就会越大,敌方准备的越不充分,我方的损失就会越少。

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是1941年的6月,那么迫使日军行动就没必要等到1941年年底,美国完全可以在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后就开始对日制裁,切断他的石油和钢铁来源的。

日本是一个善于投机的民族,只要英法被德国击败,就可以让日本开始觊觎南洋的石油,因为经过张古峰和诺门罕战役后,日军已经丧失了对苏联作战的勇气,而英国的虚弱就成了日军对东南亚地区行动的目标。

如果日军提前进攻中南半岛,那么在缅甸作战期间就会是发生在缅甸的雨季,而雨季作战对于防御方的华夏来说是更为有利的,最重要的是不至于让华夏军队迅速被日军击败!道路的难行,会让日军的快速穿插丧失应有的速度,给华夏军队即使补充缺口的时间——修筑好的滇缅铁路和公路会方便华夏军队的输送,而不利于日军在荒野上的行军。

前边说过亨利在腊戍和兴威的布置,亨利的布置就建立在防御上,只要防住日军穿插,缅甸战局就会进入僵持,这就达到了战略目的。亨利或者说这时候的美国就可以从容布置,调动军队和装备——要从遥远的北美大陆运输人员和装备到印度次大陆是有好几万里路的。

战争,是自有其内在规律的,这不因人而改变。

即使以亨利这种了解未来的人来规划,也是要遵从战争自有的规律,也轻易不敢改编原有的历史轨迹,那将会使重生者丧失对时间进程的把握!

亨利能有现在的成就,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对原时空历史的熟悉,这才让亨利看起来总是那么富有前瞻性。但后来敢脱离历史进程,肆意地篡改吗?不敢!万一出错,有可能得到一个完全迴异的结局的!

就拿给华夏军队装备更多的火炮来说,以华夏军队的筛子程度,日本人会不了解?要知道,那时候日本人连民党军队的一个小营长的资料都掌握了的!

真是悲哀啊。

时间会掩盖亨利在缅甸和菲律宾所作出的一切准备,相信到时候,日军在进攻腊戍时遇到那些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时,肯定会是一副见了鬼的嘴脸。而这些工事会一直掌握在亨利的亚历山大公司手里,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派上用场。最关键的还是未来会派往华夏战区的那位参谋长史迪威。

这位绰号“酸性子乔”的著名将领,是亨利的同学,尽管史迪威性格坚韧,嘴头子尖酸刻薄,但在四年的西点学习中,和亨利的友情还是很深厚的,其中的关键就是亨利为人比较厚道,愿意开导史迪威——史迪威是1883年出生的,比亨利和麦克阿瑟小三岁,在亨利面前,史迪威就是一个小弟弟。而面对两个年龄比他大的大哥,史迪威就是在减损刻薄,也是不敢炸刺的。

亨利知道史迪威是看不起华夏大多数高级将领的,然为他们不会打仗,但是其实他自己也是一样的。史迪威在美军中一直从事的都是情报工作,没有实际指挥部队的经验,也缺乏战略、战术眼光,这与他的经历是有关系的。再加上他这个人情商比较差,容易相信和他地位相似的人的蛊惑,所以也是非常容易被误导,并因此犯下巨大的错误。而这种错误,也将是他的悲剧的来源。

所以,亨利准备做的,就是给史迪威一个改变的机会,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战术、战略指挥、部署,学会从实际出发来制定具体的战术目标,而不是在情况不明的时候,盲目地一厢情愿地下达作战任务。

因为未来给史迪威的职务是华夏战区的参谋长,而不是司令官,所以说道最后,史迪威的位置应该是在重庆,协助常凯申协调美军与民党军的行动和后勤、补给,而不是冲到一线做具体的战术指挥!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来看,史迪威确实不适合做一个战役的指挥官,这也与他缺乏实际指挥部队作战的经历有关,在他的同学和学长、学弟们在一战中获得了实际一下指挥的经历的时候,他是在远征军的司令部从事情报工作,虽然亨利想通过情报工作开拓史迪威的视野,但显然史迪威没有在这方面引起重视,他并没有进行对战局的自我判断,而只是做到了一个尽职的情报军官的职责。

所以,这就是史迪威战后回到美国,没有得以晋升一级军衔,依旧背着上尉的原因,即使他获得了优秀服役勋章也是如此。并且在之后的和平岁月里,一直在部队和军校之间来回调动。不过有亨利的关照,马歇尔的帮助,军衔的晋升倒是符合美军的晋升条例,让史迪威可以在美国准备参战时,晋升到了少将,并在后来的战争中顺利晋升上将军衔。

之所以,史迪威后来被小罗斯福放弃的原因,就是来源于他的情商比较低。不管是他对常凯申政府腐败的不满,还是对民党高级将领的无能,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他即使在华夏生活多年,也没有搞明白华夏的政治体系和美国的不同。

美国经过两百年的建设,军队国家化是非常完整的,就连现役军人都没有投票权,退役军人只要还保留他享有的军衔待遇,也是不可以参加行政选举的,而华夏并不是如此。

华夏经过清末的军阀混战,军队的掌握是任何一个政治家都非常重视的。因为没有军队就没有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抗战初期、中期、后期,大量的地方部队不够尽力的原因之一。而常凯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史迪威要更清楚,所以即使史迪威只是从一个纯粹的军人的角度出发,希望统一指挥民党军队——尤其是常凯申麾下的嫡系部队的时候,会遇到常凯申强烈反弹的原因。

所以,如果简单地建议,让常凯申的嫡系部队拥有适当的前线自主指挥权,还比较简单,反正那些常凯申的学生们对他还是足够的忠诚的,但如果想替代他的指挥权,那就呵呵呵了。

没办法,这就是华夏的现实。也是常凯申被认为是华夏抗日战争的绝对领袖的原因,因为没有人能在常凯申之外,顺畅的指挥他建立的黄埔军校体系之下的部队!

在民党内部,唯一有实力和常凯申掰掰腕子的就是桂系的李德邻,不过李德邻没有在民党中央独当一面的资历,加上桂系一直是偏安一隅,没有形成足够面积的影响力,所以,是不能指望的。

而红党,处于美国国家的特点,以及现在和抗战期间的形式,美国也无法直接给予补给,最多就是通过苏蒙边境进行,但还要考虑苏联的因素。

等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就是还想利用苏蒙边境补给也做不到了——苏联就像一个黑洞,会把美国提供的所有援助都使用到苏德战场的,而不是还给华夏留一部分。

这也是现实。

亨利最多可以做到的就是当红党长征到了川滇边境的时候,将一部分攀枝花的技术工人支援过去,让红党可以形成自己的军工力量,补充一些装备而已。

至于在陕西建设兵工厂,至少现在还不是机会,未来还有没有机会,也不知道——没有理由去西北发展啊!那里没有亨利可以使用的借口的。

难道开启白云鄂博的钢铁生产吗?以未来西北和山西的实力,那只会给日军的进一步进军西北提供机会。如果真的日军加大了他所谓的蒙疆驻屯军,那么华夏还能抵抗得住吗?万一要是真的形成当年蒙古人入侵南宋的格局,那么华夏可就会连大西南也岌岌可危了!

换句话说,决不能刺激日军在蒙古一带投入更多的兵力,而应该让日军陷入华夏南方的丘陵地带,才好进一步地消耗其军事储备!

所以,必须要佩服蒋百里先生,他提出的在淞沪发动对日军的作战,将日军吸引到江南的丘陵地带真是一个真知灼见!他避免了日军经西北倒卷华夏的机会,让华夏得以坚持了八年的抗战,死死拖住了日军的绝对数量的军队,为盟国的反攻创造力条件。

可以说,当日军选择在淞沪增兵的那一刻,日本就输掉了这场战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