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地域优越感(2 / 2)

加入书签

中国几乎每个地方的自我宣传中,言必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并引经据典地举出一堆历史“名人”来自我证明,给自己脸上贴金。其实,这其中很多名人并非当地人,只是曾在此地留下了足迹而已,与此地的“杰、灵、秀”并没有多大因果关系。

如果说强调这个地方人杰地灵,等于是在堂而皇之地宣扬地理风水迷信,在标榜此地的人优秀、其它地方的人愚昧,这无异于地域、人种歧视。

从宏观的历史观而论,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名人、事件灿若星河,湖南只是浩瀚星河中的一分子,只是在近、现代引人注目,到了当代则明显暗淡了,虽然也有几颗灿烂的明星。相比之下,江苏、浙江从古至今延续着灿烂,耕读仕商各项在中国名列前茅,但也不见得江浙人以此自负、高调,反而以低调、平和、务实而著称,口碑良好。

在杜康看来,从一个地域或省份而论历史贡献,是很狭隘、不科学的观念,因为一个名人的成就背后有着前人或即其它地域人的影响、启发,甚或一个人只是籍贯在本地而其成长成就一直在外省域。同时,一个著名事件是在社会综合因素推进下的产物,不是孤立、一夜而成的,其背后均有或隐或现的一批推手,正是“历史是由人民群众谱写的”、“历史事件只是某人或某一团体对社会趋势因势利导而成的结果”。名人不是哪个地域的,而是民族的、世界的;推进历史前进的著名事件不应归功于哪个人,功劳和荣誉属于集体。

互联网上的BBS及论坛里常有“地域贴”争执,从观点言论到人身攻击、地域攻击,原因之一就是狭隘的地域观念作祟。

杜康也认为,若要较真的话,追根溯源,河南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摇篮。另一方面,黄河流域汉族居民数次从北方南迁抵达粤、闽、赣,与当地民族杂处、通婚,经过千年演化形成“客嫁人”,此后一些客家人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成为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河南人是许多中国人的祖先”并不为过。

所以,地域自傲、地域攻击是很狭隘、缺乏知识修养的思想行为。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可是杜康来到长沙后发现爱读书的人、有修养的仁人并没想象中的多;“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可是杜康来到长沙后发现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吃喝玩乐,想象中的忧国忧民志士极少。

在长沙接触越广越深,长沙的不尽人意之处就越来越多,但杜康对此有理性的看法,就象人无完人,地域或城市及其子民也有人文个性特点,这是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社会诸因素综合造就的。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来长沙是拓展商业市场的,不是享受生活的、更不会在这里长久生活。既然是个过客,就没必要计较那么多,只需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行了。而且,长沙人中也有不少挺不错的人,就象每个地域都有感觉好或不好的人。例如自己家乡河南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可是河南人的口碑在当代却不是很好,但很多河南人还是不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