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放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章 “解放”的故事

2018-04-15 作者: 西岭雪

第四章 “解放”的故事

我每次逛开元商厦都忍不住鬼鬼地笑,因为心中埋着一个小秘密——所以对它另眼相看,是为了一个关于“解放”的误会,以致感觉上有许多不同,只是……嘻嘻,不足为外人道也。Www.Pinwenba.Com 吧

不过,也正因为此误会,促使我好好地了解了一回西安娼妓的解放史。

西安的许多地名,都很容易惹人歧解,想入非非,比如粉巷、柳巷、洒金桥,而最大的一个误会,就是解放广场。

解放广场位于钟楼之侧,东大街最西角,开元商厦向里走。叫做解放广场,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大概是解放军驻扎地或者解放西安重要纪念地之类。可是后来查了史料才知道,其实此地原名“开元寺”,因唐开元年间建开元寺而得名。到了民国,这里成为主要的妓院集居地,1951年人民政府将此间所有妓院取缔,解放了妓女,故命名“解放广场”。另外,它附近的“解放里”,原名“红壁店”的,所以更名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嘿,此解放非彼解放也,真是一念之差,谬之千里。

后来在一次与“西安通”——著名作家张敏老先生的聊天中,我偶然了解到,原来开元寺妓院繁荣的历史竟是始于大名鼎鼎的冯玉祥将军。

据说,在清末明初时,西安本没什么成气候的妓院,有的,只是几家“半开门”的土娼。所谓“半开门”,指的是有女儿的人家,在门口悬了帘子,夜里不锁门,半掩了等客人上门。客也都是熟客,轻车便道的,自个儿打了帘子进来,给妈妈十块钱,随便买些猪肉酒食回来,一家人似的围桌子吃了,培养培养感情,便下了帘子关了门。别的客来了,看见门关着,也就不再叫,自然另寻那半开门的闲娼孝敬去。俗话说的,捧着猪头,还怕找不到庙门儿吗?

到了1921年,冯将军迁任陕督,为了繁华市面,下令将几家土娼集中迁到开元寺正式挂牌营业。当时,开元寺的大门朝北开在东大街上,四周有高墙,院中除有大殿、东西厢房外,还有两株古槐树。妓女院分布在寺的东、西、南三面,有三十多间房子,成为西安最大的妓院集中地。

除开元寺外,当时西安妓院主要分布区还有端履门、东木头市、降子巷、大小保吉巷、安乐巷、鸭子坑、国民里、游艺市场、炭市街、太华里、红十字会街、二马路等地,约有妓女700多人,主要来自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平原、四川、陕西九个省,其中河南和江苏籍妓女约占妓女总数80%。

这些妓女中有的是自愿下海,有的却是逼良为娼。为了打救那些不幸沦落风尘者,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经成立了一些很无力的机构——济良所。如果妓女不愿接客,只要逃到济良所,妓院便不可再追究。

于是,西安大街上便常常上演这样一幕闹剧——一个妓女披头散发地在前面跑,一群汉子气急败坏地在后面追,那跑往的方向自然便是济良所了。如果没跑到就被汉子追回去了,不需说自是一番毒打;若是有幸逃得到,那些汉子便只有认输,不能再纠缠了,也就是说这妓女从此得了自由了。但是“济良所”经费有限,如何养活得了那么多渴望上岸的妓女?他们的办法也无非是登记了名姓,在西大街上发个布告,言明有女某某,等待婚配,等人前来相看。倒和今天的征婚广告差不多。当时的西安光棍,没钱娶媳妇,便常常往西大街上转悠着,希望有机会领个从良的便宜媳妇回去——当然也不全然是免费的,要向济良局交纳少量的手续费和妓女留宿期间的食宿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