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1 / 2)
踏访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
2018-04-15 作者: 常年华
踏访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
刚从219线拐进去扎达的公路,就见几座五颜六色的大山。Www.Pinwenba.Com 吧这些山没有植物,却色彩丰富,一面山坡上居然红、黄、紫、绿、白等六七种颜色,美得令人赞叹不已。我虽当了近二十年的地质队员却也没见过这样的地貌,车开不过去,只是在公路上看,我觉得,那应该是矿藏的露头。不过一座山上有这么多种矿藏也令人难以置信,我只是猜测罢了。
西藏自古不允许开采矿藏,还是不去管它是啥吧!不管它是啥,最好都别开采。西藏的自然环境没遭到破坏,就是得益于藏民的环保意识,再穷再苦也不会轻易开采矿藏。而我们虽然正在变得富裕,但是这种富裕也在不断地毒害自己,因这种经济增长是咱们作为世界工厂的结果,这一结果带来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环境与资源的问题,经济总量的每一步增长都伴随着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枯竭。
进扎达的路不宽,但很好走,离扎达不远时,一大片土林出现在眼前。忙把车拐进一停车处,站在观景台上一眼望去,土林竟金碧辉煌,炫人眼目。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有的像庄严宏伟的庙宇,有的像壁垒森严的碉楼,有的像恢弘高耸的佛塔,有的像古代宫殿,有的像城堡,有的像虔诚静坐与合掌的菩萨……天工万象,无可尽数。土林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浩大壮阔,鬼斧神工,在阳光照耀和蓝天为底的天幕中,闪现出黄白色的光芒,宛若神话世界。
扎达土林主要是由黄土形成,当然具有黄土的直立不倒的性质,为风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种造型提供了基础。扎达土林中有一些形态怪异的造型坐落在崖壁和土林上,似人似物或似兽,任凭人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在土林之中,感到大自然的伟力,也为它的造化所震撼。扎达盆地里独特的自然地貌与广大,使它成为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片土林。我认为,这土林也就是面积太大了才叫土林,实际上它和云南的石林一样,主要是水和雨水千万年冲刷而成,我们在测绘地形图时叫雨裂沟,石林也好,土林也罢,大概都有些文学形容的意思。
我们的车轧着耀眼的阳光,在黄土林上映出完整的影子,像一幕电玩里的什么机器扫过各种各样的怪兽。
普兰县城距扎达不远,从普兰一早就出发,看完土林后到扎达县城才刚过午,在托林寺斜对面一家旅馆住下。想去看罢古格王朝遗址,再回县城,可燕子受芦苇之托要到托林寺还愿,燕子自己也十分想进寺看看。那就先去寺庙吧,明天再去古格也不迟,反正明天到噶尔路也不远。
芦苇是佛教信徒,她认识不少和尚、喇嘛,几乎是逢寺庙就进。前年我和儿子进藏回去后,她和先生随即走了阿里,并由219国道去了新疆。也不知他俩在托林寺许了什么愿,在我们出发前,她就委托了燕子,帮她还愿。
托林寺坐落于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在藏族历史上,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托林寺为背景展开,它凝结了印度、尼泊尔等地工匠的心血。完好时的托林寺由迦萨殿、白殿、十八罗汉殿、护法神殿、阿底峡殿、仁钦桑布译师殿以及众多僧舍、佛塔林构成,规模宏大,而今,已很难从遗存的断墙残塔窥见当初的规模格局了。古格开国之时,已确定尊崇佛教。当时的藏地佛教虽开始复兴但却仍然混乱。第二代古格王意希沃拨乱反正,兴建了托林寺。其后请来印度高僧阿底峡弘法,阿底峡带动了西藏佛教的复兴,托林寺也因而逐渐成为当时的藏传佛教中心。托林寺因处于土林的峡谷中,红墙与土林相映生辉又别具一番壮丽。每每有人摇动经筒,沿土林间的小道绕托林寺转经。此番情景也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蜿蜒的象泉河水,碧波荡漾,银光闪闪,托林寺静静地立于河边。这座千年佛寺,尽管壁画剥落,佛像残损,却烟火袅袅,低沉的诵经声和着酥油灯的轻烟一起飘荡在寺庙内。
为了找前年接待芦苇的喇嘛,燕子费了不少劲,后终于找到,他叫巴迭乌珠。燕子给他看了芦苇与他之前的合影,乌珠说:朋友朋友!
乌珠的长相,看上去像印度人。在乌珠喇嘛的带领下,我们在白殿转悠。“白殿”藏语叫拉康嘎波,意为白殿。白殿殿内墙壁上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乌珠手里拿着一大串钥匙,带着我们在寺里边参观边讲解,这可比导游强多了。我们在里面拍照片,看壁画,还看到一本珍藏的经书,乌珠说是《古兰经》,其实那个经,是不是《古兰经》我们不能确定,因为乌珠很明显也不大听得懂汉语。燕子再三问是《古兰经》吗,他就点头,但我还是疑惑,因为《古兰经》应该是伊斯兰教的,怎么会藏在佛教寺庙里呢?乌珠还说,这经卷只有一部了。
走了好几个殿,燕子问,里面还有很多好东西吗?乌珠说,还有还有。我们估计再往里走,应该能看到“三宝”了。托林寺有寺藏“三宝”:一是麋鹿角,有说是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也有说是当年佛祖讲经地的一只麋鹿角;二是象牙质的五佛冠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据说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传后世,该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动中都戴此冠;三是一块黑色的大镟石,上面凹进一个清晰的脚步印,深入石内寸许,掌纹很清晰,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留下的脚印。乌珠喇嘛因为我们是芦苇的朋友,拿了一大把钥匙,带我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进去参观,一般游人是不让进的。黑暗的房间里没有照明,我们用手机照着看。寺里有很多壁画,还有法器,那里面都是上千年的文物。白殿内有很多房间,里面满是壁画与大尊佛像、佛塔,佛像基本都是残缺的,还有很多法器,让人充满敬畏。壁画也是斑驳陆离,但留存的画面颜色都很鲜亮,毕竟都是13世纪的东西,颜色还能保存这么好,真让人叹为观止。要不是乌珠主动说让我们拍照,我们根本不好意思提这要求。燕子说真的可以拍吗。乌珠说,朋友,朋友,拍!
可惜因为跟乌珠语言也不太通,他只会一些简单的汉语,所以交流并不多。天色不早了,乌珠还意犹未尽执意要带我们再看下去,我们只好婉言告辞了。乌珠给燕子用灌顶念经,虽然她听不懂,但知道乌珠在给她赐福。临走,燕子拿出两百元钱,一是替芦苇还愿,二是她自己的功德。乌珠死活不收,燕子说这是香火钱,是我们的敬意,请您收下,最后,乌珠才收下了。临走,乌珠拿出他收藏的几块取自象泉河、狮泉河里的美丽石头,除了送给燕子,还请她带回两块送给芦苇和石头。乌珠虽在天远地远的偏僻之地当喇嘛,其实也很时髦,他连汉语都说不好,却还开通了微信与人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