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1 / 2)
主要参考文献
2018-04-15 作者: 王麟生;戴立益
主要参考文献
Www.Pinwenba.Com 吧[美]戴蒙德.江滢,叶臻译.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杨桂山,翁立达,李利锋.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
[美]艾伦·韦斯曼.赵舒静译.没有我们的世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黄素逸,高伟.能源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林培英,杨国栋,潘淑敏.环境问题案例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霍华德·库斯勒.胡雍丰,孔辛译.紧急深渊——逃出灾难丛生的二十一世纪.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汪东风.食品中有害成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曾北危,姜平.环境激素.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ThomasG.Spiro,WilliamM.Stigliani,ChemistryoftheEnvironment(secondedition)PearsonEducationAsiaLimitedand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3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杨东平.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梁从诫.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军,陶占良.能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诺奖大师纵论能源与环境: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苏亚欣,毛玉如,赵敬德.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国际环境公约选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王麟生,乐美卿,张太森.环境化学导论(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镜湖.世界的资源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孟凡乔.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李惕川.环境化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法]戴维斯·西蒙.章晓明译.消失的动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沈玉龙,魏利滨等.绿色化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陈晓华,张红宇.中国环境、资源与农业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环境保护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孟凡乔.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王光辉,丁忠浩.环境工程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谭见安.地球环境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王维.人·自然·可持续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李焰.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孙胜龙.环境激素与人类未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陈永文.自然资源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CarnegieCorp.EnvironmentalResearchandDevelopment:StrengtheningtheFederalInfrastructure.AReportoftheCarnegieCommissiononScience,Technology,andGovernment,Dec.1992
F.G.Sherif,L.J.Shyu.Alkylationreactionusingsupportedionicliquidcatalystcompositionandcatalystcomposition.WO99/03163,1999
A.S.Matlack.绿色化学导论.汪志勇,王官武等译.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P.T.Anastas,T.C.Williamson.GreenChemistryDesigningChemistryfortheEnvironment.Washington: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96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化学科学与科技部,催化科学技术新方向专家组.催化展望.熊国兴,陈德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张锁江,吕兴梅等.离子液体—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高滋,何鸣元,戴逸云.沸石催化与分离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徐如人,庞文琴.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华彤文,杨骏英,陈景祖等.普通化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翟秀静,刘奎仁,韩庆.新能源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曾北危,姜平.环境激素.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加]威拉德.胡巍,刘文华译.下一个可持续发展浪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印度]Krishnamurthy(克里施纳默西).生物多样性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丹麦]诺加德(Norgard,S,S,)等.从我做起一一走向低能耗社会.高峻沛,李健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NazeerAhmed,RobertMcVicker,ThomasW.Anderson.etal.GroundWater:ProtectionAlternativesandStrategiesintheU.S.A.NewYork: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s,1997
李洪远.生态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樊芷芸,黎松强.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美]迈克尔C·纽曼,迈克尔A·昂格尔.赵园,王太平译.生态毒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孙家驹.全球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走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HowardT.Odum,WlodzimierzWoicikLowellPritchard,Jr.HeavyMetalaintheEnvironmentUsingWetlandsfortheirRemoval.CRCPressLLSUSA,2000
周生贤.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V.A.filov,A.L.BandmanandB.A.Ivin.HarmfulChemicalSubstancesVolumn1:ElementsinGroupsⅠⅣofthePeriodicTableandtheirInorganicCompoundsEngland.ELLOSHORWOODLIMITED,1993
张钟宪等.环境与绿色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周毅.谁主环球沉浮.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
哲夫.世纪之痒:中国生态报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德]拉德卡.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杨武.中国经济地理(第二次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U.Forstner,G.T.W.Wittmann,MetalPollutionintheAquaticEnvironment(secondrevisededition),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1981
夏建新,李天宏,王英等.全球环境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施维林,张艳华,孙立夫.生态与环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陈立民,吴人坚,戴星翼.环境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陈永亨,吴颖娟,谢文彪.环境化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omasG.Spiro,WilliamM.Stigliani.ChemistryoftheEnvironment.PrenticeHall,Inc.,1996
JamesW.Moore.InorganicContaminantsofSurfaceWater:ResearchandMonitoringPriorities.SpringerVerlagNewYorkInc.1991
BernardJ.Nebel.EnvironmentalScienceTheWaytheWorldWorks.PrenticeHall,Inc.1981
[瑞士]瑞恩P.施瓦茨巴赫,[美]菲利普M.施格文,[瑞士]迪特尔M.英博登著.王连生等译.环境有机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陈永亨,吴颖娟,谢文彪.环境化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赵新淮.食品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戴树桂.环境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U.Forstner,G.T.W.Wittmann.MetalPollutionintheAquaticEnvironment(SecondEdition).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NewYork,Tokyo,1983
王麟生.化学元素性质数据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徐亚同.废水中氮磷的处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陈立民,吴人坚,戴星翼.环境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闵恩泽,吴巍.绿色化学与化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孙胜龙.环境激素与人类未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张金良,郭新彪.居住环境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赵睿新.环境污染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许群.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李欣,袁一新,宋学峰等.水环境信息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JamesW.Moore.InorganicContaminantsofSurfaceWater:ResearchandMonitoringPrioritiesSpringerVerlagNewYorkInc.1991
刘征涛.环境安全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施开良.环境·化学与人类健康——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王利华.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郭怀成,陆根法.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何燧源,金云云,何方.环境化学(第三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和战略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顾德欣.地球村落里的困惑:人类社会面临的50个重大难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左玉辉,孙平,柏益尧.能源—环境调控.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