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章[谣言伤人](2 / 2)
说是谣言己平息,或者说被更大一个谣言取代。皇帝赐婚,言那夏氏女出身书香,乃是世子翊恩师之女,二人自幼青梅竹马。而且那夏氏女为寻情郎,跋涉千里而来,帝感之,遂了其愿。嫁入承元王妃,封位世子侧妃。
随着圣意发出,一出感天动地的恋情也随之浮出水面。
什么十年相伴,两小无猜,雨夜相拥,雪下追究,桃树下品酒赏剑,秋露中摘菊叙情……简直比云歌看的话本子精彩一百倍。
甚至有人将诸葛翊二十四年的经历列出。
为的便是证实其中最少有十年时间,世子翊是和这位夏姑娘朝夕相对的。所以人家这夏姑娘侧妃当的冤,是那明云歌强行拆散了一对有情*人,现在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真是一件乐事啊。
所以故事中的女主角彻底沦为女配。
既然善良漂亮的女主登场了,那个人面兽心的女配自然被发派了,大家觉得便是提起她都是浪费吐沫。王相即心惊于云歌的未卜先知,又心痛于却是这般的谣言消退方法,可云歌脸上却没什么异样的神情,晚上例行的与小玉说些趣事,随后回内室安睡。任何人都看不出她有何异样。
便这样过了三日,诸葛谨再次来访。
二人又去了山坡那几株桂树下。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知道把云歌送回院中后,诸葛谨负气而去,据说他离开时,将马鞭抽得噼啪做响。
也没谁敢去问云歌。
她们只觉得自家姑娘还是该吃吃,该睡睡,并不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只是大家殾知道,她们的姑爷要娶侧室了。
众人不由得即叹了口气,又松了口气。这才成亲不足半年,男人便要娶侧室了。当真是个薄情的啊,这是叹息的声音,至于松了口气则上自以为找到了姑娘离开王府的原因,看来是小两口闹了些闲气,想着过些时候,待姑娘气消了,世子爷再哄一哄,也便会和好如初了。
天下间的男人,上至皇帝皇子王爷世子,下到凡夫走卒,哪个男人甘心守着一个妇人过活。
自家姑娘便是脾气大了些。
便是再抬进王府十个八个,她也是正室,正室夫人何必和那些小妾一般见识。现在云歌便该回王府,好好守住正室的位子,争取再生下谪长子,那样地位便无可撼动了。
所以云歌始终沉默着,便是对春桃,也没有开口试图解释什么。因为她知道,这些人不会理解,不会懂。她们会觉得她矫情,是个没事找事的。
不过云歌看的很开,她也没期望这世上有人懂她。
便是诸葛谨……
想起诸葛谨那天来时说的话,云歌只能重重叹了口气,诸葛谨劝她面圣,在皇帝面前求皇帝恩准她和诸葛翊和离,在这里离婚制度包括‘休妻‘和‘和离‘,而和离指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而不单纯是丈夫的一纸休妻。
和离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这是一种男女二人不撕破脸面的分开方式。
诸葛谨说承元王府欺人太甚,他己派人探明,于云歌不利的谣言初时皆是从承元王府散布出来的。可见承元王府是打算撕破脸面的,倒不如云歌主动,来招出其不意。
承元王府,不管是承元王夫妇还是诸葛翊,都不会想到云歌会主动要求和离的。
所以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便是和离后再娶,也只能是风声大雨点小了。
什么青梅竹马,明明是云歌将男人让出,不是诸葛翊不是云歌,而是云歌不屑他。到那时,他再想办法为云歌恢复名誉。从此后,她便真的自由了。
再不会被承元王府所制,也不会……不会为诸葛翊黯然神伤了。
最后一句话,诸葛谨说的声音很小,可云歌还是听到了。她当时微微一怔,随后摇头。
诸葛谨当时便恼了,说云歌自作自受。
云歌的脾气也上来了,ding撞了诸葛谨,说她的事不必他来插手。
然后他拂袖而去。
云歌有些悔了,她话说的过重了。诸葛谨是一片好心,他是真的为她打算的。
她这样说休不休,说离不离的。其实于她没有好处。便是她主动离开王府,可名义上她还是诸葛翊的正室。这样下去,她会痛苦。
所以诸葛谨让云歌快刀斩乱麻。
可云歌知道,她如果真的那样做了,不仅合了承元王妃的心意,而且自己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没有家族庇佑,没有夫家支撑,她一个孤女,便是有护卫相守,也不一定能活的安稳。何况她还有个无法与承元王府彻底侵害的东西,那就是肚里的孩子。
这是她不会进宫赐求和离的源头。r11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