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木驴借箭(1 / 2)

加入书签

第135章 木驴借箭

2015-05-01 作者: 九爪猫

第135章 木驴借箭

看着庄墙一段段坍塌下去,祝九忧心如焚,部下却毫不在意,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据险守御,拒敌于门外的意识,一个个都还做着墙倒后在庄内巷战中痛击官军的美梦呢。真正挫伤他们士气的反倒是那些脱靶飞入庄里的砲石,砲石每个重达三四十斤,呼啸着从天空飞来,碰着房屋,房倒屋塌,碰着行人,血肉飞溅,气势着实骇人。

于是入夜之后,部分胆怯的贼众便悄悄地从南庄渡河北上,起初只是三三两两的单个开溜,后来人数渐多,成群结伙,乃至把河滩渡口变成了熙熙攘攘的菜市卖场,正在家中养伤的祝九闻讯大惊,粗暴地推开伏在他怀里讨宠的“压寨夫人”,单手提刀赶到渡口,厉声呵斥无效后,祝九当众手刃三人,这才止住溃败之势。

贼众半夜奔逃的消息传到清海军大营,李昹、陈万春等人即劝李茂趁势强攻夺取南庄,李茂不肯,他的砲兵尚未操练熟练,庄墙尚未完全倒塌,此刻强攻,损失不会小。李茂拒绝了李、陈二人的建议,继续下令砲兵轰击。

在砲石持续不断的轰击下,叶硕渡南庄的庄墙很快变成一堆土块瓦砾,李昹和陈万春这回学乖了,默不吭声,等着李茂自己去折腾。李茂也不跟他们客气,下令士卒推木驴出战。

木驴又名尖头木驴,是一种重要的攻城器械,在类似马车的底盘上用坚固的木料构筑成三角形的木屋,屋顶斜面蒙有生牛皮,士卒藏身在车内推行,这种车常用于填平沟壕或掩护攻城士卒靠近城墙实施破坏。车顶的生牛皮能够保护车内士卒免受箭矢杀伤,坚固的三角形木屋对滚石檑木也有着很好的防护作用。

眼见木驴掩护着士卒来抢缺口,守卒大恐,发箭如雨来射,木驴上的牛皮多达三层,牛皮下面是坚固的木板,车内的士卒在箭雨中毫发无损。进攻之前,李茂给他们下过死命令,一旦敌人发箭,便让他们退却,将士们虽不解其意,却不敢违令,眼见箭如雨来,便灰溜溜地撤了下去。

“木驴怕箭。”庄墙上的守卒有了重大发现,于是箭雨更密。

“驴”的身上很快“长”出了厚厚的一层“羽毛”,在守卒的嬉笑怒骂声中灰溜溜地溜走了。

每当此时庄墙上必然欢声雷动,敲锣打鼓庆祝胜利。

如此折腾了几回,李昹等人总算明白李茂的用意——木驴借箭——意在消耗守卒的羽箭。祝九与一般匪盗不同,扯旗造反突然发家有钱后,在花天酒地享乐的同时,耗费巨资大量购入钢铁,聘请匠人打造兵器,又花高价从黑市上购买弓弩,制造羽箭。

如今叶硕渡四面被围,从外面购置箭矢的通道都被李茂卡死,庄内储备的箭矢是用一支少一支,一旦耗尽,其花高价购置的弓弩将成为一堆废物,这无疑可以极大减少攻城士卒的伤亡。这就是李茂不厌其烦地驱使着“驴子”去借箭的原因。

李昹佩服李茂的心机,却又有些不以为然,叶硕渡庄墙已经不复存在,只需半日强攻即可将庄子拿下,死伤不过三五十人,为了这三五十人的性命折腾出这么一堆子故事来,李茂这个人……格局太小,难成大器。

围庄三日后,叶硕渡庄内已经发不出羽箭,被砲石打开的缺口也无人修补,破庄已无悬念,庄北河滩渡口再次热闹起来,每晚都有人泅渡逃往对岸,庄内守卒人心惶惶,若不是有军法约束早已溃散。李茂见时机已到,令左右两营担纲夺取庄子,又令捉生军和前锋殷著部渡河迂回至北庄外制造攻庄的假象,牵制北庄驻军不能南下驰援。

李昹和陈万春见李茂调派军马有板有眼,不觉恍然大悟,李茂不是格局小,他是在拿叶硕渡练手,大功在眼前而不取,却拿来练兵,此人……嗯,有些大将风度。

李昹和陈万春都是百战老将,对付这种缺乏训练的贼寇还不是小菜一碟?简单地做了战斗部署后,二人便呐喊着率众冲锋。两百官兵冲到庄墙外壕沟边,坍塌的废墟上贼兵摇旗呐喊,却不敢向前,被新组建的弓箭阵组一通箭雨压制,顿时逃去无踪。李昹见状大呼:“贼众已无箭镞,解甲,渡河。”攻方士卒群起吆喝,纷纷解甲泅渡,三月天水还很冷,攻城者凭着一股锐气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冻的瑟瑟发抖。环绕叶硕渡南庄外的壕沟并不宽,沟底也没有布设铁菱角和尖桩,只是胡乱扔了些荆棘,荆棘看着可怖,却不能对人造成有效伤害,清海军士卒使用三股钢叉轻易地挑开荆棘,一哄过了壕沟。

在废墟上摇旗呐喊的贼众见势不妙折头便跑,渡河士卒见此情形哈哈大笑,止步河岸边不紧不慢地穿戴衣甲。在远处督阵的李茂见此情形大惊失色,叫道:“李昹、陈万春怎能如此托大?”话音未落,忽听得庄内鼓声大作,紧接着废墟里冒出数十名弓箭手,张弓搭箭,箭矢如雨般射来,杀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河滩上顿时血红一片。

正在岸边倒靴子里水的李昹一个不慎手臂中箭,身边两个跟随他多年的卫士先后中箭身亡,若非陈万春提盾及时赶来接应,只怕他本人也要死在乱箭之中。

李茂急令押阵的弓箭手予以压制,这些弓箭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专门组成箭阵,用以隔空压制庄墙上的弓箭手。唐军中弓箭配备十分普遍,几乎到了人手一弓的地步,但清海军是个例外,海上潮气重,弓弩不堪用,清海军士卒的强项是刀斧等短兵器,远程投射兵器主要是飞斧和投枪,内迁后虽然着力来补弓弩这一短板,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