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审案(1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若县主还不知道,这庶长子从小在她眼皮子底下藏拙,她就白活这么大岁数了。

一时间自然怒不可遏,接连派出去几波人马,要毁常朝辉手脸和仕途。

常朝辉的好运再次让他避过了暗害。

可县主毕竟是金枝玉叶,虽然嫁离京城,但在京城还有几分人脉和势力。且她亲娘三公主也还健在,如何能让女儿吞下这口恶气?

于是,常朝辉几次三番在即将进入贡院参加会试时,要么衣衫尽湿,要么身份文凭被毁,要么装着食物的篮子,被人恶劣打翻,被狗吞食……

他连安然无恙的进入贡院都不能,又如何能更进一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也不是没努力过,可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庶长子,要对上嫡母的娘家,对上京城权大势大的簪缨世家,他没那个本事。

也是因此,三次科举不成,常朝辉回了江南。至于他和李和辉如何认识,还是李和辉调任允州后。满打满算算起来,也不过两个多月的交情。

两人能互称一句表兄弟,可两人的境遇却天差地别。

不过李和辉既然特意向他推荐了此人,表明此人却有独到之处。徐二郎乐意给他一个机会,只看他能不能抓住。

再有第三人,却是徐二郎尤其关注的。

这位别看头发花白,好似已经六旬有余,其实也才刚满五十而已。他也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早先还是榜上有名的进士老爷。只因出身寒门,路达仁一开始就没想过在京城为官,只谋求外放。

他也是等了两年才谋求到机会,因江南爆出了科举舞弊案,江南许多官员折在里边,为此腾出许多职位,路达仁便顺理成章的过来了。

他一开始做的是正八品的训导,后又做了掌管州府出纳、文移、府衙内务的外府经历,又做了州学正和县教谕,之后官升从七品,做了州府的州判,成为上上一任知州身边的佐官。

这佐官一做便是整十年,十年后知州升迁到别的州府,众人以为他也会高升,路达仁却出人意料的离开官场,回到家中教导儿孙。

这人辞官辞的莫名其妙,当时还被众人热议。又说他是上了年纪,精力不济,要回家养老;有的说怕是知道了了不得的事情,先知州同意保他一命,前提是他至此离开官场,再不过问通州之事;还有猜测说,他与新上任的知州有旧怨,担心被报复和排挤,未免届时灰头土脸的被人挤兑走,还不如此时识趣一点,风风光光的离开。

具体原因如何,因为时日太远,也无人说的清楚。但不得不提,这人大半人生都耗在了通州,他可以说是对通州粮食、水利、海防、河管、赋税等最了解之人。

通州的一切都在他脑中,若得此人相助,事半功倍。

只是,一个早就辞官多年的人,竟会在黄土埋了脖子时又跳出来,个中原因当真让人好奇。

不过他不来徐二郎也准备让他去请他,毕竟能得他看重,又恰好能在之后协助他的人,委实不多。

考试进行的很顺利,在场所有士子答题答的也还算顺畅。

徐二郎此番考试只出两题,一题与世家有关,一题与官场有关。

涉及世家的那一题,问的是如何削除世家之恶,如何将世家的影响将到最低。涉及到官场哪一题,问的是如何保持官员的清廉,以及官场的监督职能。

整个考场走下来,徐二郎不得不承认,最出挑的还是他特别看了几眼的那三人。

而不管是陈赟、常朝辉、路达仁,不出意外,之后该能为通州出大力。

文选与武选的考核时间相差无几,待得这边收卷,武选那边的考核结果已经出来了。

不比文选还需徐二郎事后阅卷,武选的结果当场公布。

通过选拔的壮汉明日到衙门报道,经过三天培训,便可直接上岗。

至于文选的结果,两日后徐二郎也让人公布出去。

路达仁为通州同知,暂时代管通州粮食、水利、赋税等;常朝辉为州同,辅佐路达仁处理此事;至于陈赟,为府知事,掌出纳、文移以及勘察刑名。

另有一些五品以下官员,也被暂时认命,却唯独知州一职,最终悬空。

虽然知州没有花落到众人身上,但至此后许多人成了官身,一朝改换门庭,为家门争光,也是让许多人激动不已,恨不能直接跪倒在总督大人面前,行三拜九叩之礼,以谢大人知遇之恩。

文官们没有试用期,命定的翌日直接上岗。

随着通州衙门官员班底的搭建成功,这个草台班子最先处理的,就是世家私造战船炮台,刺杀二品总督,卖官鬻爵,私采铁矿之事。

若说前三个罪名是徐二郎这个二品总督亲自给出了人证物证,那么后一个完全就是被百姓检举出来的。

这也是个惊喜,能将世家的罪名,定的更死一些。

众所周知,通州矿脉不丰,在朝廷的相关文书记载中,通州之前只有铅矿与铝矿。

这些矿脉在世家所属地界内,归属世家开采。可铁矿既不在世家范围内,二来,朝廷有明确律法规定,凡攸关国计民生的矿脉,包括金银铜铁,甚至包括盐矿,全都归属国家所有,私人开采按诛九族之罪论处。

通州的世家倒是势大,在发现铁矿后将最先发现事情的百姓处死封口,之后开采时瞒不过其余世家的耳目,便订立契约,共享分成。

这么同心协力的合作,也是难得。

不过那时候拿着铁矿兑换的利益满心开怀,现在就要承担事情反噬所带来的恶果。

衙门即将开堂审问世家,也就在前一天,刑部和督察院的官员一道来了通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