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01)毡娃子(1 / 2)
每到傍晚,当西边的山梁遮盖住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绵延的山峦在山背后最后一团赤红色晚霞的映照下变得愈加地清晰和深邃的时候,燕州城东的钟鼓楼就会传来几通催步归行的鼓令。皮鼓声一通比一通急,一通比一通密,提醒着还在街市上吆喝叫卖的人们赶紧收摊歇店,督促着还在街面上流连游荡的人们赶紧回家一一戌正时牌即将到来,州城的宵禁就要开始了。
三通宵鼓过后,州城的北东西三座城门纷纷落锁,古老的城市便渐次沉寂下来。偌大一座州城,除了南市上那些会一直喧闹到天亮时分的歌楼酒肆之外,其他的地方都被大片大片的黑暗所笼罩;星星点点的火光,东一颗西一粒稀稀拉拉地点缀在黑暗里。打更人枯燥得让人觉得冷清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城市上空幽幽地回荡。巡街的差役手里提的灯笼在大街小巷里慢慢地移动,就象一只只寂寥的萤火虫……
喧嚣的白昼已经过去,城市从现在开始进入梦乡。
燕州是边陲重镇,循例南门彻夜不闭,但是城上城下灯火通明,内外两道门只能容匹马通过,城外一道卡、瓮城一道卡、城门处还有一道卡,三道关卡往来盘查极严。瓮城外的官道上已经半戒严,道边三丈高木杆上挑起一串灯笼红光熠熠。道路两侧一队值勤兵士雁阵般布列,个个手持长矛腰悬铁刀,俱是全副披挂,钉子般直立不动,虎视眈眈地盯着不时进出的路人。拦在官道中央的拒马前,几个兵一丝不苟地挨个查验错过时辰迟归的路人的官凭路引,印戳勘验无误然后才会挥手放行。簇拥在关卡前等候的人,无论是官吏还是寻常百姓,哪怕是平日里再威风的人物,到了这里也都是屏声静气,该下马下马该下车下车,商旅贩徒牵驴负担排队默默等候半声不闻,直到进了城或者出了哨卡一箭地,这才能上马上车各奔东西……
将近定昏人静时分,等在关卡前的人渐渐稀少下来,兵士们也有点放松,虽然还保持着队列没有人随意走动,不过也不象刚才那样如临大敌般小心提防,个个脸上也没绷得那样紧,都在原地蹬腿晃脚伸胳膊舒展筋骨。带队伍的小校也不理会,自顾坐在拒马边的一段木桩上,手里拿着把匕首颠来倒去地玩。
他旁边站着个小兵,看烂银柄小刀子宛如杂耍般地在小校的五根指头间颠倒来去,眼睛都有些发直,半天咂舌说道:“毡校尉,你就不怕割着手!”
另外两个兵士刚刚放最后一个出城的商旅通过,合力把拒马抬回来拦住道,听见小兵感叹,一个半边脸被火燎过留下好大一块血疤的兵说:“李娃没见识咧。你新来,没见过咱们毡校尉玩刀子,你把五根指头展开伸在校尉面前放好,他拿黑布蒙了眼睛,连扎百十刀都不会戳到你手指头一刀,那才是真本事!”另外一个兵啐他一口,骂道:“扯球淡!疤脸,你才来几天,听谁说校尉蒙了眼还能干这活计?校尉耍得好飞刀,三丈内指哪打哪,前头孙旅帅雪地奔袭如其寨,毡校尉头一个冲进寨子,突竭茨的哨兵刚要喊,校尉手一扬,一刀从那狗日的嘴里扎进去,从后脖子戳出来,吭都没吭一声就玩完。”他边说还边在自己的嘴巴和后颈窝比划一下,“打下如其,校尉功劳最大,孙旅二话没说就给校尉记了功,当场晋升执戟副尉!”
三个人把没边没影的事吹嘘得个个犹如亲眼看见一般,小校扬着脸,只是咧嘴呵呵笑,并不解释。虽然天已经黑了,但借着清冷的月华和道路对面木杆上的灯笼光线,人们还是能瞧清楚这小军官的长相。这军官的年纪并不大,唇上都还是软软的绒须,方脸膛,高额头,深眼窝,颧骨极高,相貌和周围几个中原兵士很有些不同。这毡校尉就是跟着商成从草原活着走回来的四个诃查根人之一。因为中原话一直说不好,到现在其他三个诃查根还随在商成身边做侍卫,只有这个毡娃子心思巧,燕山话学得似模似样,又学会了百十个汉字,商成就把他放出来当个副队,也算是个历练进身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