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61)枋州八月(下)(1 / 2)

加入书签

两个人正在说话,侍卫高强来了。他带来了几份刚刚到的卫府公文。

商成扫了一眼高强手里那叠公文,既没有说话,也没有想去接过来的意思。一个月前刚刚坠马痼疾复发的时候,他就向上京递出了紧急呈是叙述自己的病情请求准许离职修养,二是推荐郭表即时接任燕山提督,以利于秋季作战方略能够顺利执行。同时,他也行文通知燕山卫署各个衙men,在朝廷的任命下达之前,暂时由郭表代他行使提督的权利。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料想。他原本以为,上京接到他的呈文之后就能有眉目,不管这一仗是打还是不打、是大打还是xiao打,宰相公廨都必然会迅速作出反应作出决定。哪知道事情在上京一拖就是半个月;这边孙仲山已经从留镇出发进入草原十余天,郭表也在北郑做好准备,随时都有可能发动,他正式接任提督的任命才送到燕山。陆寄和张绍都先后来信表示出某种担忧。他们在信上说,由于郭表的任命迟迟下不来,卫署各衙men的官员已经开始猜测和揣摩上京如此举措的背后,是不是在隐晦地暗示着燕山将有重大的人事变化;燕州城里也出现了关于新任提督任命的一些流言。不过,好在商成在制订秋季战役方略时就已经明确划分了各衙men的权责,而燕东燕西两个方向的作战统统jiao由前方带兵将领全权处置,所以燕州城里的这些新情况暂时还不会影响到草原上的战事。

张绍在信里还特地提到一个人,上柱国诸序。眼下燕州不少的xiao道消息都和这位昭余县侯有关。

商成和诸序认识,这次进京还在宰相公廨碰过面。但两个人只是点头jiao道,话都没说过几句。他只知道诸序是袭的爵位,很早就跟随了萧坚在西南西北打仗,虽然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战绩功勋,但一来资历深,二来有背景,三来是萧系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安国公严固的儿nv亲家,所以前几年他从陇西卫府调到澧源大营任后军将军时,轻轻松松就晋升了上柱国。当然,这个人到底有些什么本事,也能从他先后担任的职务里瞧出几分端倪:澧源大营的后军,其实就是督管禁军的粮草军械;而陇西卫因为管辖的地盘太大,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各地的驻军不可能事事都向提督府请示,因此各军都拥有很高的军事自主权,所以陇西卫府的权利就很有限。再加上陇西提督严固这个人恋权,只要是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再xiao也要亲自过问,所以陇西的卫府几乎就是个摆设……

段四把一叠文书都接过去。

几份文书都是从燕州转来的军情摘要或者抄本。他翻了翻,对商成说:“孙仲山他们占领鹿河了。”

商成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高强有些惊讶地说:“那么快?这是什么时候的军情?”

“初六。”段四把几份文书都jiao还给他“十天走了二百四十里,这也叫快?”

高强听段四的口气,似乎还很嫌弃孙仲山进军的步伐太慢。他觉得段四这是吃不上葡萄所以才说葡萄酸。但他没有和段四争辩,只是不服气地悄悄撇了一下嘴。这段时间他一直吵闹着想要下军营去带兵,前两天才被段四狠狠收拾了一顿,所以现在不敢把不满的情绪表露出来。但他的一通闹腾也不是全无好处。眼下段四帮商成处理一些燕州传来的公文,他就跟着沾光,能有机会听到商成和段四分析讨论战事的发展预测后续的变化。他自己觉得,这要比他下去带兵更能学到东西。可惜就是没有军功可拿,勋职升得太慢!

他把眼睛看向商成,看督帅有什么评价没有。

商成沉默了很长时间,才问道:“东庐谷王在白澜河谷的消息,确认没有?”

段四点头说:“孙仲山他们已经确认了,东庐谷王就在白澜河谷。他还带去了六千大帐兵。”

高强高兴地说:“这下好了!等他回援莫干,郭大司马再带兵把白澜河谷一剿,等他掉头回来,咱们在北郑的三个骑旅正好赶去莫干,马踏黑水旗卷草原!”他激动地挥了下拳头,就好象黑水城现在已经被打下来了一样。但他马上又耷拉下脑袋叹了口气。这么漂亮的一场大胜仗,他竟然没能赶上,这真是太教人丧气了。

商成和段四却都没有说话。

商成从脚边拣起一片半枯的枣树叶,漫不经心地拿在手里转来转去。孙仲山孙奂率大军出留镇是在七月二十五,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天,这么长的时间,大赵再次出兵的消息眼下应该传遍了草原,东庐谷王也必然已经知晓。可是知晓是一回事,突竭茨人下一步可能采取什么动作却是另外一回事。他和卫府都判断东庐谷王会先作回援莫干的打算,待郭表出击之后便会误判燕山卫要再把上次战事的方略复用一遍,接着就会将计就计想先击溃郭表部随后攻陷燕东。可是,万一东庐谷王横下心不做回援,直接率军攻打燕东的话,战局会如何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郭表还能不能下决心把那三个骑旅派去莫干?再或者,郭表把握的出击时机不对,在东庐谷王犹豫迟疑将动未动之时就动作,结果反而暴露出赵军的虚实,被敌人抓住破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