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争议(1 / 2)
第三十九章 争议
2016-06-27 作者: 东非浪子
第三十九章 争议
义勇军使用的步兵操典本来就是德国式的,这也有利于教官们展开工作。
以前不管湘军还是淮军,对敌作战时只是站成几排,就像打靶练习一样,大炮都夹杂在士兵空隙当中,等着军官一挥旗帜,枪炮一同开火,战术呆板落后。
而格斗训练都像是做广播体操,大家拿着刀枪,听着口令,做着同样的动作,看着整齐划一,其实都是花架子。
这样训练出来的部队,根本不符合真正的战争需要,手里的武器再先进,也只是一根根烧火棍。
夏云桐认为没有一个国家的军事经验可以照搬,但在最初可以模仿先进国家,有了基础,再经过实战的磨练,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到那个时候,德国教官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义勇军现在的训练内容,主要强调散兵战术和步炮协同。
开枪时机、射击方式统统受到严格的规定,在确认敌人进入射程前,在精确瞄准前,射击都将被严格禁止。
部队进攻时,或者使用突然袭击,或者先进行炮火准备,然后吹起冲锋号,步兵要以散兵线方式进行突击,士兵之间拉开五六步的间隔,以跃进方式运动,在运动中始终以火力压制对方。
防御时,部队依靠掩体,建立防御纵深,注重火力配置,并保留预备队。同时防御也要步炮协同,尽量用炮火阻击对方,再用排枪击退。
炮兵要尽量集中使用火力,设立特定的观察哨,时刻校正火炮的攻击坐标。
骑兵主要是用于侦察,侧翼偷袭或者骚扰,在台湾这种山峦平地交错的复杂地形,尽量避免用骑兵正面强攻。
改变传统的白昼进攻,晚上休息的方式,强调白天防守,晚上强攻。
从大北电信购买了一批电报机,每个连要配备一部电报机,用电报结合通信兵运动通信。
后勤支援设立补给站,负责部队的物资补给、辎重调运外,同时承担部队的营地建设、战斗人员的维持增补,伤病员和各种物类的收容、诊疗,以及战场清理、遗弃军需品收集、战地调查、战地民生等繁杂事项
……
这段时间,夏云桐与父亲夏献纶之间的争论,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也渐渐多了起来。
两人都强调爱国,但对夏献纶来说,这个国就是大清王朝。
而对夏云桐而言,国家却是以义勇军为核心的汉民集团,这个理念贯彻始终,在政治宣传上搞个人崇拜,不断抬高夏云桐个人,而不是强调“皇恩浩荡”。
士兵入伍前要宣誓忠于“元首”,而不是忠君,在群众中更是强调,汉人要保卫汉人的土地,这种理念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格格不入。
↑返回顶部↑